-
【盜賊對應!】預防偷車必做的五個電單車防盜對策
香港電單車失竊情況有多嚴重?大家不妨看看香港警務署發布的全港汽車失竊報告,以2023年1月為例,失車總數為41架,而其中19架都是電單車,足足佔46%!別忘記香港私家車的數量肯肯定遠多於電單車數量,但電單車單月被偷比例依然近5成,可謂非常之高。若你不希望愛驅變成車場零件、甚或整架被轉運到東南亞被人摧殘,便要做好以下防盜對策,泊車揀好停車場、碟鎖U鎖落到足,賊都怕L咗你。 泊好位置偷車難 最簡單、也最基本的第一要訣,就是將愛車泊在「最穩陣」的地方。愛車的車友一般「車不離身」,連食飯也要望到實。萬一愛車離開視線範圍,一定要選擇有完善保安的停車場泊車,千萬不要求方便推入後巷便拍拍手走人,要保持泊好車也害怕被人整花的愛錫心態,就是預防偷車的第一步。 車鎖防盜一定要用 碟鎖、車冚、U鎖其實都是基本防盜器具,簡單一個碟鎖只需數百元,體積偏小也易攜帶,但偏偏仍有大量師兄姐懶得使用。碟鎖細細,其實極難爆開(真人經驗),動用電鋸也可能要一段時間才可鋸開,過程更極引人注目,為偷車賊帶來不少麻煩;其他更大件的器具,例如鐵鏈「攬柱」,防盜效果更佳。緊記防盜器具的功用是要延長賊人偷車時間,粗俗說就是要令賊人感到「麻9煩」,將心比己如果你是偷車賊,你會選有防盜還是沒防盜的車落手? 樣樣都改裝 防盜也要改 部份車友會為愛驅安裝暗制,暗制一著,有匙也無法點火著車。安裝暗制的位置五花百門,務求賊人「估你唔到」。這的確是進一步的防盜方法,最好當然交給車房技術人員處理。不少人也會安裝GPS定位裝置,愛驅被偷後也可追蹤其位置。筆者就試用過淘寶的GPS,結果一年後自動「離線」,所以這類型的防盜改裝都是交由專業人士主理較為穩妥。 為何偏偏選中佢? 根據各地偷車報告,賊人對部份國家、廠牌、車款特別偏愛,以2023年1月的全港汽機車失竊報告為例,19架失竊電單車之中,10架(超過50%)為台灣綿羊,其中S字頭台灣羊就佔9架;日系的Y字頭和H字頭就各有2架。大家可根據歷來的偷車報告,評估愛驅被賊人看中的機會有多高,再判斷相應防盜工作。 被偷後報案跟進 真人真事,某朋友的YAMAHA SMAX曾經被偷走,不過賊人沒想到這位車主原來是「專業人士」,GPS儀器裝得穩妥又隱蔽,賊人偷車多日,依然不知自己的行蹤已被記錄得一清二楚,最終被捕落網。遇到這個情況,大家緊記要做良好市民發揮「警民合作」精神,尋找執法人員協助(笑)。根據經驗,已報案的失車如沒安裝GPS,大多數是賊人違泊或遇上其他意外時被發現,機率雖然細,但做了總好過甚麼也不做。 推薦產品: KOVIX KNS6 ALARM DISC LOCK SET SAFEMAN SM00001 RETRACTABLE WIRE LOCK KOVIX KH-NX10 DISC-LOCK HOLDER -
【新手買車】電單車與騎士身型的關係?想越級挑戰又可以點?
有時候,朋友會跟小編開玩笑道:「嘩你真係肥到成部電單車咁!」到底小編有沒有電單車的身型及噸位?無從稽考。但作為一個電單車騎士,身形卻是座騎的決定性關鍵。到底身高體型對駕駛不同類型的電單車有甚麼影響?如果真的希望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今日就為大家好好分析身高體型對騎乘電單車的影響,以及想越級挑戰的應有準備! 座高 座高,顧名思義,即電單車座椅與距離地面的高度。一般來說座高會以毫米(mm)作量度單位。就市售車種而言,780mm左右座高相對為「親民」又或是「新手友好」,大部份低排氣量(即300cc 或以下)的車種都會配備相關座高。但是,座高低通常能代表雙腳能容易碰到地面,但這並非絕對,尤其對女騎士來說更甚(下文補充);而一台電單車座高低並非與操控的難易度成正比,因此在選擇車輛時還是要考慮其他性能參數。但針對大部分中低排氣量的棍波車(600c.c.以下)來說,座高的確是一個可以快速幫你篩選適合車款的參考指標。假如你最近有買新車/升級的想法,在試駕後可以試駕車款的座高作參考,繼而與其他正在考量的車款作簡單的比較,也許是個更有效率的方法。 車種類型 許多新手騎士/女騎士對種類如星數的電單車車種未必有深入認識,在看到心儀的電單車時,很難快速地判別該車款的座高是高還是低。頭盔王在這就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快速判別車種座高的方法—— 座高較高(一般以800mm或以上為主,甚至達850-870mm或以上):性能強悍的仿跑車、多功能車、越野車車款 座高較低(800mm或以下):街車、美式巡航車 可是上文提到座高並不完全代表雙腳容易碰到地面,電單車座位的寬度亦會影響騎士雙腳是否容易碰到地面,這點在排氣量較大的綿羊(大羊,即300cc或以上)尤其明顯。除了大羊外,採用直列多氣缸引擎的棍波車亦會因為引擎較為寬大的關係,同樣會令騎士雙腳較難碰到地面。假如你身材相對纖細,或是希望找到一台雙腳容易碰到地面會較為安心的電單車的話,選擇以上車型時,除了參加規格表的座高外,亦應試乘,才能助你作出不會後悔的決定。古語有云:有愛可克服一切,有愛之餘,頭盔王亦會教你做好越級挑戰的心理準備: 越級挑戰心理準備——車重 假如你已經找到dream bike,卻因為身高而尚在三思卻步,或許你可以考慮車重是否在負荷能力範圍內。雖然雙腳著地駕駛安全有一定程度重要,但即使一台可以雙腳同時著地的車,如果重量無法負荷,就算雙腳容易著地,對電單車相對不那麼熟悉的新手騎士,或是一般力氣較小的女騎士來說,停車、移車時,車重帶來的負擔還是會很大,也更容易讓經驗不足的騎士發生失誤而跌車。要是車太重,愛太深,小編建議還是好好鍛鍊,增加自己的負荷吧! 越級挑戰心理準備——單腳著地是否困難 無論是否新手,馬路上多一份安心便多一份安全。停車時雙腳能夠著地,安心感的而且確大大提升。但對於雙腳無法「完全」著地的騎士而,嘗試單腳完全著地,另一隻腳繼續踏在電單車上,其實通常都會使電單車處在更加穩定的狀態(就如學院派不能右腳落地的規矩一樣)。你可以嘗試能否單腳完全著地,單腳著地時的姿勢是否足夠穩定、舒適。通常來說,車重較輕的車款,單腳停車時帶來的負擔相對會較少。如果你正因座高考慮是否應該購買某一款鍾情車款,你可以在試乘時從「座高、車重、單腳著地性」三點來考慮,一般來說,只要在三點中符合兩要點,再加上你的熱愛和熱血,越級挑戰並非天方夜談。 越級挑戰的其他選項——lowdown 面對座高相對不太友善的Dream Bike,心理準備已經做好,但依然想有多一份保障?其實可以選擇Lowdown!所謂Lowdown 即透過改裝尾避震接環,降低電單車車高1-4cm(即10-40mm)不等。透過簡單的改裝便能夠在停車更容易雙腳著地,亦能夠增加車輛的平衡性(尤其在慢車時),剎車需要雙腳著地時更安全,反應更快。日本知名電單車部品品牌EFFEX就有推出Lowdown套裝,配合短側架在泊車時更加得心應手。頭盔王設有lowdown改裝服務,有興趣的騎士可以聯絡頭盔王查詢有關詳情! 總結來說,身高與「可以」駕駛甚麼車輛並無絕對關係,許多殿堂級電單車手都並非彪形大漢(當然他們是受過比賽規格訓練的正規車手,切勿胡亂模仿)。只要操控技巧得宜,又有一定決心克服的話,越級挑戰並不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市面上亦有相應的改裝配件降低車重,配合騎士實際需要。下次在試坐、試駕心目中的理想車款時,不妨多注意「座高、車重、單腳著地性」三點,再多向身邊經驗較老到的騎士學習正確的牽、移車輛和其他操縱技巧,越級挑戰也許並未如你想像中般困難,當然,切記量力而為! 延伸閱讀 買電單車/電單車新手必睇!一篇文教你睇明新車規格表! 女騎士電單車購車全攻略!選車四大原則&推薦車款一篇文話你知! -
【爬雞集中營】玩雞最緊要安全!由頭到腳盤點越野新手必備裝備
電單車種類繁多,馬路上常見的有街車、綿羊、跑車等。有一類車種或許不常在馬路上見到,但它們也是電單車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深受部分兩轆友愛戴,就是「爬雞」——越野電單車了。往日的電單車界,爬雞算是較小眾的喜好,但近年山系風格愈趨流行,這股潮流也席捲電單車界,多了騎士開始嘗試入山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越野路段駕駛有一定危險,想玩得得心應手,當然需要適合的裝備。市面上也有不少專為新手入門而設的「爬雞裝」,今次小編就由頭到腳逐一為各位「雞迷」介紹吧! 越野頭盔有帽簷 型格兼能擋樹枝 先從頭盔說起,相信不少騎士對「雞盔」都不陌生,其最大特點是頭頂上方突出的帽簷,看起來「有稜有角」,特別有型。帽簷當然不只是型,當騎士在林道穿梭時,眼前或會有樹枝擋路,帽簷便可以幫助騎士撞開樹枝,方便前行。不少越野頭盔都會採用風鏡與頭盔可分拆的設計,而且越野頭盔的重量一般會較輕、通風性能也較佳。但是,由於外觀較為方正,在公路行駛時,越野頭盔的撞風面積和風阻都會較大,舒適度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雞盔」的價格普遍略低於全罩式頭盔,一般千餘二千元便有交易。以新手入門為例,美國品牌SCORPION的VX-16 AIR TUB便是不錯的選擇,價格合理,配戴起來也輕便舒適,亦有不同拉花選擇,方便配襯愛車。留意雞盔本身不連風鏡,騎士要另外選配,以免駕駛時會有沙石飛濺入眼,影響視野。護目鏡方面,新手騎士可以選購FLY RACING的ZONE PRO GOGGLE,其視野廣闊,亦有濾光功能,在猛烈陽光下也能自如地駕駛,同樣備有多款顏色選擇。 鮮豔服裝兼具實用功能 首選輕便通爽 之後是上衣和褲子,越野車手服裝一般色彩鮮豔奪目,特別吸引。同樣地,色彩鮮豔的設計當然不只是型,還有兩大功能。第一是在越野路段駕駛,難免會有沙泥濺到身上,令衣服變髒。如果衣服本身已是五顏六色,即使多了污迹,也不會像淨色衣服般顯眼。另一個則是安全原因,鮮色的衣著可以增加在山地或林道間的辨識度,萬一發生意外,亦較容易讓人發現。 質地方面,越野衣服一般以輕便和通爽為首要考慮。玩山本身已算是一種運動,能量消耗特別高,加上烈日當空,山地又未必有樹蔭遮擋,如果衣服太侷促,便很容易出現熱衰竭或中暑的徵狀。因此,越野騎士通常會穿著排汗性能佳,且快乾、透氣的衣物。褲子方面,除了通風透氣外,布料還要具一定靈活度和拉扯度,最好還有一定保護性能,一旦跌車也可以避免雙腿及膝頭受傷。 只要符合上述設計原則的衣物,其實都適合穿著駕駛越野電單車,而新手則可選擇FLY RACING F-16系列的衣服及褲子,無論款式設計和功能都十分適合,一千元內便能買到上下身衣物,絕對是性價比之選! 護具選包覆度廣 保護同時容許一定活動度 衣服以外,越野騎士必備的還有護具。越野的護肘和護膝和新手學車的不一樣,它們的保護範圍更廣,保護性能也更強,像是護膝就會同時包覆膝頭附近的大腿和小腿,能在最大程度避免跌車時磨傷、被電單車壓傷,或者穿梭林道時被樹枝刮傷等,同時亦要容許一定活動度,方便騎士駕駛和搬動車輛。護肘的原理相近,其包覆範圍亦會廣至部分上臂和前臂。 護肘和護膝視保護性能的差別,價錢幅度可以相差很大。新手入門而言,FLY RACING BARRICADE LITE護肘和護膝便是值得考慮的選擇,全套合共千餘元有交易,給予的保護性能和穿戴舒適度亦不會令人失望,新手越野騎士不妨一試。 入山雙腳易受傷 越野車靴提供最佳保護 最後就是越野車靴。不少越野騎士受傷時,首當其衝以及最費時復原的都是雙腿,一雙好的車靴便能保護雙腳減少損傷。越野車靴的鞋筒一般較高,表面的物料也較堅硬,發揮有如護膝的保護功能。特別是小腿「上五吋下五吋」的位置,護膝未必能夠保護得到,就要依靠車靴幫忙,配合護膝包覆整個腿部。 車靴是整套越野裝備中價格最高的一項,但它提供的保護亦是至為關鍵,因此不要貪便宜購買保護功能不足的平價車靴。新手越野騎士建議可購買ALPINESTARS TECH 7越野車靴,價格約三千餘元。A星是知名電單車用品牌子,毋須多作介紹,其越野系列用品同樣備受「雞友」歡迎,保護性能佳,同時亦型格耐用,十分適合越野騎士入手。 看到這裡,如果你也心動,想一試駕駛電單車有在山路或林道間風馳電掣的滋味,那就不要猶豫,快來頭盔王門市選購你的第一套越野裝備,為你的越野之路踏出第一步吧!如有疑問,也十分歡迎向我們的同事查詢,不少同事都是資深「雞友」,相信定能解答你的疑難! 建議購物清單 SCORPION VX-16 AIR TUB FLY RACING ZONE PRO GOGGLE FLY RACING KINETIC FUEL JERSEY FLY RACING KINETIC FUEL PANTS FLY RACING BARRICADE LITE ELBOW GUARDS FLY RACING CE BARRICADE LITE KNEE GUARDS ALPINESTARS TECH 7 BOOTS... -
【養車其實唔難】你不是省油的燈,但可以是省油的車主!電單車慳油秘技大公開!
汽油可以說是騎士出車最大筆的開支,但油價不斷加,騎士難道真的只能被「撳住搶」嗎?我們無法改變油價,但在車輛的細節和駕駛技巧上也能令車輛更令油耗略為降低,省油之餘還省了錢,一舉兩得。先說重點,其實車輛上的每一個零件的狀態,都會影響到油耗的表現, 因此定期檢查愛車,適時保養及更換適合的零件就是慳油的大原則。我們一起看看一些令車輛更省油的小貼士吧! 選擇合適輪胎 打足胎氣減摩擦力 輪胎是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力、帶動車輛移動的部份,因此也是影響油耗的重要一環。首先要選擇適合的輪胎,因應車輛較常行駛的路段,選擇合適類型的輪胎。如果用了不適合的輪胎,輪胎可能會因無法咬地而更要耗油前進,像是常走越野路段的,便可以選擇「菠蘿胎」以增強在山路或沙地的咬地性能,當然,如果只是日常市區代步,一般的街胎都已很適合。 有了合適的輪胎,還要打夠胎氣。胎氣多寡會影響輪胎的弧度和觸地面積,胎壓越低,輪胎越扁平,觸地面積越大,與地面的摩擦力自然會增加,就要相應耗用更多的汽油去推動車輛前進。因此不要因懶惰而不定期打胎氣,因為當胎壓不足,加速消耗的除了是輪胎壽命,還有你銀包裡的錢錢!至於要打多少胎壓才算足夠,則要視乎車種而定,騎士可以參考車主手冊上的數字,再按個人用習慣作微調。 定期清潔更換風隔 提升過濾效能 風隔也是影響油耗表現的因素之一。氧氣是燃燒不可或缺的一環,燃燒汽油也不例外,需要從車身外抽入空氣幫助燃燒,但是空氣中會的塵粒和雜質會影響燃燒效能,風隔便能發揮阻擋雜質,令抽入的空氣保持乾淨的重要功能。隨著使用時間增加,風隔上積聚的雜物也會隨之增加。當風隔上已積滿塵埃,可想而知它再也很難發揮過濾的功能,自然也會影響燃燒汽油效能和油耗表現,道理就跟冷氣機的隔塵網一樣。因此,適時更換或清潔風隔是十分重要。騎士可視乎正在使用的風隔屬於可否重用的類型,而決定要清洗抑或更換新的風隔。 有些騎士會選用高流量風隔,因進氣量較高,車輛加速時會更靈敏,揸起來會更「爽」。不過由於進氣量增加,燃燒汽油速度也會相應增加,油耗變相會略為上升。不過相比之下,風隔被塵埃堵塞對油耗的影響肯定遠高於風隔流量高低,與其擔心更換高流量風隔後油耗會上升,倒不如勤力一點清潔風隔吧! 火咀磨蝕會增油耗 宜定期更換 影響汽油燃燒效能的還有火咀。火咀負責產生火花引燃汽油,是令汽油能順利燃燒的關鍵。不過,火咀也是消耗品,隨著行車里數增加,它會逐漸磨蝕或變污,令引燃效果變差,導致汽油無法完全被燃燒,油耗也會相應增加。因此,騎士記得定期檢查火咀狀態並更換火咀,一支火咀只是一百幾十元,更換後既可以慳油,也會令行車感覺更「爽」,何樂而不為? 傳動系統保持潤滑 減低摩擦力 最後是傳動系統零件的潤滑程度,像是車鏈、頭尾牙、啤令、波箱、極力子等部分。它們會將燃油產生的能量轉化為轉力並一步步帶動到車輪,如果任何一部分潤滑不足,都會令摩擦力增加,變相消耗了額外的能量去對抗摩擦力,令傳動效果變差,最終導致油耗上升。因此,騎士記得定期保養,洗鏈、上鏈油、換偈油等工序都能加強傳動系統的潤滑程度,改善油耗表現。 控制扭油幅度 最實在的慳油大計 除了車件上的配合,騎士的駕駛方式當然也會影響到油耗,騎士如果追求加速度,每次燈位都「彈射起步」,每次扭油都「盡雞」、低波高轉,固然會揸得爽,但油耗上也會有所犧牲。如果想慳油,右手就要節制一點,扭油輕力些,並選用適當波段行車,令燃油產生的能量達至最大效果,油耗自然也能提升。 上述的消耗品和零件,在頭盔王都能輕鬆找到,定有適合你的愛車的款式,歡迎來店查詢,我們的同事也很樂意為你提供更多慳油的建議。 延伸閱讀 【新手上路】不要放任愛車千錘百「鏈」!關於攝鏈、換鏈你要知的事 頭盔王電單車保養攻略—消耗品篇 -
【學神攻略】2023最新版!學神必備購物指南!新手經濟實惠之選
近幾年來,香港電單車風氣鼎盛,有志成為馬路騎士的人數與日俱増。雖然坊間對有關投考電單車及駕駛電單車的經驗分享或攻略與時並進,然而,有不少「學神」即使在立下決心要考電單車駕駛執照,做好資料搜集後依然神經緊張。原因無他,還未掌握電單車操控的你擔心在學習駕駛甚至他朝在路上行駛時會發生意外受傷。 電單車保護裝備除了可以增加安全感,亦讓你在不慎失誤時得到更好的保護,減少受傷程度。要知道考車時跌傷扭傷,輕則延誤考車,重則影響生計,佩戴適合裝備等同買意外保險,相當重要。然而,初踏進電單車的世界,「學神」或未會希望一步到位,反而想以較便宜的價錢得到基礎保護。想滿足以上願望,頭盔王絕對可以幫到你! 頭盔 根據香港法例,電單車駕駛者及乘客都必須佩戴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的頭盔,學牌騎士亦不例外。如何選購人生中的第一個頭盔,對於各位學神而言就相當重要。在選擇一個新手頭盔時,我們可以以以下三點為大原則來挑選: (一)符合安全規格; (二)視野清晰;及 (三)佩戴舒適。 在安全規格方面,你購買的頭盔至少應具備美國DOT安規認證,若同時具備認證更加嚴緊的歐盟ECE 22.05、日本JIS等認證就更安全。 一般而言,入門全罩頭盔價格約在$800-1000不等,開面頭盔則約為$400-$800。全罩頭罩能提供更好的保護性,但佩戴感受相對悶熱、侷促,視野亦會較窄;半罩頭盔則視野較良好,感覺較通爽,但保護性相對遜色(下巴沒有任何保護)。在下決定前,各位新手騎士可到頭盔王門市試戴,衡量佩戴感受是否合適再作決定;門市職員亦會分享更多選購頭盔的心得。很多騎士考到P牌或「甩P」後都會選擇升級頭盔,屆時換下的頭盔可作後座乘客頭盔或作為備用。至於第一頂頭盔應如何選擇,更詳細的介紹可點此查看! Full-face首選—SCORPION EXO-520 AIR 選擇戴上full-face頭盔學車的你,相信對行車安全也有一定追求。美國品牌Scorpion的EXO-520 AIR系列便是你購買首個頭盔的最佳選擇。Scorpion頭盔經過風洞測試,符合空氣動力學、安靜及舒適性,亦通過 ECE 22.05 認證,符合香港、澳門、澳洲、加拿大等多國安全規範。最重要是它的價格相宜,千餘元便有交易,亦備有多款拉花選擇,是你不容錯過的頭盔款式! 平價半罩首選—LUBRO CRUISE TECH MONO 半罩式頭盔相對全罩式而言,半罩式不論在重量還是通風性上絕對是佔足優勢。無論是正在學習駕駛電單車的「學神」,抑或剛踏上騎士之路,未有太多戴頭盔經驗的P牌騎士,半罩式的確比較容易「入口」,尤其在炎炎夏日﹑烈日當空之下使用,更為全罩式吸引,騎士在佩戴半罩式時視野亦會來得更廣闊更清晰。 在云云頭盔品牌中,Lubro路霸可說是新手學車買頭盔的首選。這個來自台灣的品牌一向憑著其高CP值,深得車友喜愛,其中CRUISE TECH MONO便是以最經典、便宜、簡單為目標設計的頭盔。非常適合以安全耐用、透氣通風等基本需求和低成本去學車的新手、外送服務騎士的超高CP值選擇。 騎士手套 騎士手套,可以說是繼頭盔外第二重要的人身裝備,亦是最方便裝卸的電單車保護裝備。發生意外時,大部分騎士都會下意識希望用手撐起身體。然而,手掌、手腕都皆由細小骨頭組成,受到外力衝擊時非常容易造成骨折。即使沒有骨折,手部與地面摩擦受傷,亦會令騎士生活或工作受到影響,嚴重者更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對於跌車機會較多的新手騎士來說,簡單穿上一對以耐磨物料製成的短版電單車手套,便能大大減低「見紅」的機會! 手套之選—FURGAN JET D3O 騎士手套 Furygan是法國知名的電單車人身部品品牌,針對電單車騎士的騎乘需求專研機能性與安全防護性能的產品,更是許多世界頂級賽車手的愛用品牌,在MotoGP等國際級賽事中時常都能看見它的身影!根據店長統計,亦是頭盔王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牌子。 FURGAN JET D3O 手套由牛皮及合成纖維製成,具耐用、耐磨性,經久使用也不易損壞;同時配備指關節保護部件,在發生意外時提供充足的衝擊保護。手背及手指網眼採用透氣設計,也不需擔心悶熱、通風等問題,讓騎士不受天氣阻礙,享受騎乘樂趣與安全性。FURGAN JET D3O 價錢相宜,亦有女裝可供選購。 手套之選—FURGAN ROCKET 3 ALL SEASON 騎士皮革手套 FURGAN ROCKET 3 ALL SEASON 由山羊皮、合成纖維製成,同樣具耐用、耐磨性,防水透氣薄膜設計,不需擔心悶熱、通風等問題,就如手套名稱「All Season」一樣,讓騎士不受天氣阻礙,享受騎乘樂趣與安全性。 護肘 新手騎士對電單車動態、平衡尚未熟悉,甚至有時候因檔位操作不當,導致電單車突然熄火,突如其來的鈍挫感會令騎士連人帶車倒地,又或者原地倒車等輕微意外過程中,手腳是最容易受傷,甚至骨折的部位。一對保護性充足的護肘,能有效保護你的手腳,避免骨折,是新手非常需要的電單車護具。騎士亦可連同其他部品,到頭盔王一併選購! 各位新手騎士學車、考車前要準備好合適裝備,自然可以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頭盔王在此預祝各位考牌順利,路上平安,我們日後馬路上再見! 建議購物清單 SCORPION EXO-520 AIR LEMANS LUBRO CRUISE TECH... -
【養車其實唔難】不要放任愛車千錘百「鏈」!關於攝鏈、換鏈你要知的事
鏈條作為電單車傳動系統的重要部份,可說是棍波車的靈魂,它將動力傳送到車輛的各個部份,驅動車輛前進。一旦鏈條出現問題,小則行車舒適度下降,大則危及駕駛安全。因此,保養鏈條的工夫十分重要。一般來說,日常鏈條保養可分為洗鏈、上鏈油和攝鏈三部份。今次我們就來看看攝鏈這部份吧! 鏈條會變長?原來是磨損的錯覺 所謂攝鏈,其實就是移動尾擔上的調整器,令鏈條調整至適當的鬆緊度,使其不會因長時間使用導致過鬆甚至下垂,影響行車安全。那為何鏈條會越用越長?所謂的「變長」其實是一種錯覺,是鏈條上的鏈銷因與頭尾牙齒輪長期接觸摩擦而出現磨損,令鏈銷逐漸變小。久而久之,當每一個鏈銷的直徑被磨走約0.1毫米,這麼小幅度的磨損,個別用肉眼未必觀察得到,但整體看起來便會很像是鏈銷之間的空隙增加了,導致出現鏈條變長的錯覺。 鏈條過鬆或會甩鏈 危及行車安全 當鏈銷磨損至鏈條變鬆、出現下垂時,便有需要透過攝鏈,令鏈條保持一定的張力。若鏈條過鬆,有機會導致行車期間甩鏈;鏈條過緊則可能引致拉斷鏈條,兩者的後果均可以很嚴重,因此將鏈條維持在合適的張力十分重要。攝鏈並非需要頻密進行的保養,騎士只需在行駛數千公里後定期檢查鏈條鬆緊度即可。檢查時,將鏈條從底部往上推,鏈條本身應有一定幅度的延伸性,但若果將鏈條推盡時會接觸到尾擔甚至鏈條的頂部時,便意味鏈條過鬆,需要攝鏈。 小心調整鬆緊度 攝鏈也能DIY 攝鏈不算是複雜的保養工作,若有適當工具,騎士也能自行完成。攝鏈時,先將尾擔上調整器的螺絲母鬆開,再將調整器逐步向外拉,令鏈條的張力增加,直至鏈條上下剩餘約一吋的活動幅度時,便算是調整至適合的鬆緊度,將螺絲母收緊後便完成攝鏈。當然,若對自己的手勢沒有信心,也可以在車房進行定期保養時順便請師傅代勞。 油封鏈條可延長壽命 首推日本RK及EK 既然鏈條會磨損,意味著它也是消耗品的一種,隨行使里數增加,便可能要考慮更換。尾擔上的調整器會有個小窗口,隨著調整器拉長,窗口上會顯示不同顏色的標記。當調整器上窗口出現不同於原本顏色的標記,便代表調整器已拉長至較大幅度,騎士此時便應考慮換鏈。 換鏈時,建議騎士可以選擇較低損耗及高存油的油封鏈條,增加使用壽命,亦令行車更舒適暢順。來自日本的RK XW-RING系列和EK 3D系列油封鏈條都是不錯的優質選擇。RK XW-RING系列油封鏈條是RK出品的高階產品線,耐用性是RK產品入面最高,最高可支援至1000c.c.以上級別車款使用,亮眼紅色還令愛車更添型格。 EK的3D系列亦是品牌的最高階產品線,其挖空輕量的鍛造鏈節,擁有絕佳的抗拉扯力,是口碑極佳的日本品牌。而且EK有個獨特設計,就是在內鏈板有一個簍空的設計,除了輕量化外,還有排污的作用,完全體現了日本產品的細心在其中,如果預算足夠,EK的3D鏈條是非常好的選擇。 期間限定優惠:安裝W!ZH欣炫腳踏送200元零售現金券 上述兩款鏈條頭盔王均有售,歡迎騎士來店選購,並由師傅代為更換,既簡單又方便,輕鬆為你的騎乘體驗加分。騎士換鏈時還可順便作其他升級,車房現正推出期間限定優惠,凡安裝W!ZH欣炫腳踏,即送你200蚊零售現金券。來自台灣的欣炫,功能實用之餘價格實惠,其打磨、造工和日本牌子一樣精細,更有多款少見的配色選擇,滿足愛車外觀上的要求,同時讓騎士過彎時更暢順,是個絕佳的升級之選。優惠期有限,把握時間前來頭盔王選購吧! 建議購物清單 W!ZH REARSET BEV2 KAWASAKI NINJA/Z400 ABS 17~ 延伸閱讀 你是否從沒關心過你愛車上的鏈條?電單車手必讀鏈條清潔/保養大全! 鍊條保養攻略 -
【養車其實唔難】輪胎都會怕凍!冬天胎氣點打好?
各位騎士,你有多久沒打過胎氣?輪胎是整輛電單車唯一與地面接觸、支撐整部車嘅部分,保養工作十分之重要,如果無好好檢查輪胎狀態就貿然開車,輕則影響騎乘感受,重則可以導致意外發生,因此不得不留意!其中胎壓又是輪胎保養嘅重要一環,今次就跟大家討論一下胎氣要如何打吧! 輪胎要發揮功能 胎氣不可或缺 胎壓的主要功能是令輪胎保持在適當的膨脹度,除了使輪胎與地面有合適的摩擦力,維持車身的平衡和穩定,還是令避震系統發揮效用的先決條件。車主手冊一般已列明不同車款原廠建議的胎壓,車主可以此為參考,在駕駛一段時間後再按自身需要作調整。 然而,胎壓不宜偏離原廠建議的數字太多。胎壓過高,會使輪胎變形,令胎邊與地面的接地面積無法有效利用,同時亦會令胎面中央的磨耗增加。由於輪胎與地面的接地面積減少,每單位接地面積所承受的磨擦力便會進一步增加,輪胎便更有可能因輪胎超出極限而失去抓地力,或是發生爆胎,導致意外。 相反,胎壓過低,會令輪胎的接地面積異常增加,這樣會令輪胎磨耗增加,縮短輪胎壽命。除此之外,異常的接地面積,會令輪胎在高速行駛或煞車時,胎溫快速上升,比正常胎壓,甚至胎壓過高時亦會更容易爆胎。 空氣熱脹冷縮 胎壓會隨氣溫遞減 在冬天,情況又有何不同呢?正常情況下,輪胎內的胎氣不會突然大量流失,只有小量胎氣會從胎氣嘴慢慢流走,因此只須每隔數星期打胎氣,便能維持合適的胎壓。但若果氣溫驟降,空氣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下,即使是相同容量的胎氣,胎壓也會減少。這時候,騎士便應再次打胎氣,以增加胎氣容量的方式令胎壓升回原先的水平。 冬天毋須刻意打低胎壓 否則輪胎或變形 有騎士會在冬天刻意使用較低的胎壓,希望增加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從而令輪胎更快進入工作溫度。我們並不建議這樣做,因為胎壓不足會令輪胎變形,即使進入了工作溫度,騎乘感受也會受影響,特別是過彎時容易會感覺不暢順,最終得不償失。其實騎士只需打回平時使用的胎壓數字,輪胎就能發揮最佳效果,反而是因為香港冬天氣溫變化較夏天大,騎士或許需要更頻密監察和打胎氣,令胎壓維持穩定。 安裝藍牙胎壓錶 隨時監察輪胎狀況 以往打胎氣只能憑感覺,在油站打氣時才知道胎壓水平。安裝胎壓錶當然能隨時更清楚看到胎壓,但要在車身加裝顯示屏,部分騎士或會略嫌累贅。但其實還有更方便的選擇,市面上有些藍牙胎壓錶,利用智能藍牙胎氣監測系統,連接手機後就能經手機應用程式,閱讀到胎壓、輪胎溫度等數據,既方便又快捷。這樣,騎士便能隨時監測胎壓,確保輪胎狀態良好,行車自能更安心。 建議購物清單 FOBO BIKE 2藍牙胎壓計 延伸閱讀 輪胎保養知識大全!一篇文教識你所有輪胎相關應備知識! -
【26你要知】做個有禮騎士!骨位泊車咪求其
在香港有一定駕駛經驗的騎士,相信對電單車骨位都不會感到陌生。骨位是由政府劃出予電單車短時間停泊的車位。與私家車咪錶位不同,骨位屬免費泊車位,而停車格空間亦相對較細。骨位數量有限、空間狹窄,要做個有禮騎士,切勿是但求其泊,影響到其他道路使用者事小,愛車被刮花事大。各位新手騎士,一起看看泊骨位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吧! 落大架更慳空間 落側架宜靠右停泊 骨位空間淺窄,而車輛越垂直擺放,佔用空間則越少,因此在骨位停泊時,應盡量將車輛棟直,避免與兩旁的車輛碰撞。若車輛裝有大架,泊車時最好使用大架,車輛便能以垂直狀態停泊。若車輛並無大架,單以側架停泊便要小心,因為落側架後車身會倚向左側,即使停車格的空間足夠讓車輛駛入,也未必絕對夠位停泊。騎士駛入停車格時,可以稍為偏向停車格的右側,以預留足夠空間落側架及將車身左傾。 一般來說,在骨位停泊時,最容易與鄰車碰撞的位置是手把和倒後鏡,若空間有限,駛進停車格時可以稍微扭軚或傾側車身,避免觸碰鄰車。此外,若車輛的死氣喉安裝在車身右側,亦要留意靠右進入泊車位時,死氣喉會否觸碰到右邊車輛。如果車輛裝有尾箱,尾箱的闊度亦有機會較車身略闊,要提防碰到兩旁車輛的尾箱。 空間不足不宜強行攝入 切勿搬車免惹官非 香港骨位供不應求,一排骨位停泊的電單車數目往往比原先劃出的停車格數目為多。理論上每格停車格只容許一架電單車停泊,否則可視為違例泊車,但實際上只要在骨位範圍內,執法部門一般都不太理會,有時兩格泊了三輛車也不足為奇,變相令泊車空間進一步減少。然而,不同車型的闊度有別,有時較狹窄的空間未必足夠讓所有車型駛進停泊。如果骨位空間不足,切勿勉強將愛車駛入,不但有機會刮花愛車,更有可能會影響到兩旁的車輛,嚴重的話甚至可能令整排骨位的電單車如骨牌般倒下,得不償失。騎士應另覓其他有足夠闊度的空間停泊車輛,避免碰撞。 面對只差少許便能駛進的骨位空間,有些騎士則會選擇搬車鄰近的車輛,以圖騰出更多空間。我們並不建議這樣做,貿然搬動他人的車輛,除有機會令他人的車身刮花、零件掉落外,還可能觸動車上的碟鎖等警報系統,嚴重的甚至觸犯了干預車輛罪,後果可以非常嚴重。再者,一輛電單車動輒百多二百公斤重,單憑一人之力搬動,很容易會受傷。因此,與其冒這麼大風險搬車攝進骨位,倒不如另覓位置停泊,可能更為輕鬆。 骨位先到先得 如有人等位勿插隊 骨位有限,有些騎士如不想冒險泊在後巷,或許會在骨位排隊等待空位,如遇到其他師兄師姐正在等候,可以詢問對方是否在等位,記得不要插隊。大家都是兩轆騎士,緊記要以禮相待、互相尊重。由於骨位流動性高,泊好位後,建議騎士要鎖軚和裝上碟鎖,以加強保安;另外亦最好套上車冚,一來減低車身被刮花的機會,二來也能抵擋雀鳥飛過時留下的白色「大禮」,保持車身清潔,一舉兩得。 長泊骨位屬違法 提防警方「畫鬼腳」 有些騎士會將愛車長泊骨位,但要留意,法例規定電單車不能在骨位連續停泊超過24小時,否則便屬違法。警察可能會在骨位停泊的電單車頭轆前「畫鬼腳」,即以粉筆在地面劃下頭轆停泊位置,若一日後頭轆位置不變,即代表電單車已連續停泊逾24小時,車主便可能會被檢控。因此,為免觸犯法例,亦為了其他騎士著想,我們並不建議騎士長泊骨位。 骨位範圍以標示柱為準 泊界外可被抄牌 有些骨位設於彎路,或是地面停車格日久褪色,可能會導致骨位範圍標示不清晰,騎士可以留意骨位兩側的標示柱,兩條柱之間的範圍方為合法骨位,泊在界外即有機會被抄牌。此外,若遇上封路、修路或是春秋二祭等特別日子,部分骨位或會暫時停用,相關骨位附近會預早豎立告示通知,停用期間骨位兩側的標示柱亦會被套上「禁止泊車」的標記以作識別,騎士泊車前記得留意。 -
【新手買車】你可能從未考慮的車型——好處多多的綿羊
買棍波車還是綿羊?這可能是不少騎士買車時都會糾結的問題。很多騎士為了日後買車時不受駕駛執照限制,學車、考車時都會選擇考棍波,到買車時也就順理成章買棍波車。各位棍波車騎士,你們或許遺忘了另一個平易近人的選擇——綿羊!揸綿羊的各種好處絕對能帶給你驚喜,揸了一段時間,隨時方便得回不去揸棍波車呢! 操作簡單 免卻死火煩惱 操作簡單當然是綿羊的一大賣點。揸棍波車的一大難處就是要控制離合器及選用不同波段,確保車輛能平順地行駛。由於每一輛車在不同波段及轉數的動力輸出,以至離合器磨合點位置都有分別,騎士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純熟地駕駛車輛,若控制不當,可能會出現死火等問題,駛經上斜路段或是慢車時問題就更加明顯。採用自動波的綿羊操作上就相對簡單,免卻了適應轉波和吊極力子的煩惱,只需控制好油門和剎車掣,便能平穩地控制車輛。對於不太追求操控感的騎士而言,綿羊能讓你以最簡單的方式上手,享受到駕駛電單車的樂趣。 以皮帶作傳動 保養方便 日常保養方面,綿羊也是懶人的不二之選。棍波車普遍以鏈條傳動,日常需要定時保養鏈條,包括洗鏈、上鏈油和攝鏈等,以確保行車安全。保養鏈條需要用到起車架以及鏈油、洗鏈水等各種工具,不少騎士都認為是頗為麻煩的工作。 相比之下,綿羊大多以皮帶傳動,免卻了保養鏈條的麻煩。當然,綿羊的皮帶和珠盤也需要定期保養和更換,但更換的週期相對較長,而這些「大工程」也通常會交由車房師傅代勞,平時要自己進行的保養工作則相對較少,因此綿羊絕對適合懶人駕駛。 置物空間龐大 部分更有平地台 綿羊另一個吸引之處,當然是其龐大的置物空間。綿羊大多採用一體式座位,座位下通常設有較大的置物空間,可以放得下頭盔、車冚、手套、鎖具等日常出車會用到的雜物。此外,有些綿羊的車頭亦會設有空間放置水樽、銀包、手機等小物件,過隧道時也會更方便。有些綿羊車款更設有平地台,提供額外空間擺放外賣袋等物件。單以儲物空間來說,綿羊可說是完勝棍波車,亦是不少師兄師姐的買餸和買外賣神器。 座位舒適 雙騎乘坐空間大 如果有雙騎需求的騎士,綿羊的舒適度也是棍波車難以媲美的。不少綿羊的坐墊都較棍波車為厚,即使是長期乘坐,也不會坐到屁股痛;加上坐姿相對挺直,騎乘姿勢算是舒適。此外,由於綿羊採用較大的一體式座位,即使是雙騎,乘坐的空間也相對較大,不用坐到身貼身那麼擠迫。 其實考到棍波牌,也不一定要揸棍波車,綿羊雖然沒有了轉波的操控感,但它帶來的便捷是無可比擬的。看到這裡,你也是否有點心動想買隻綿羊,享受不一樣的出車樂趣呢?頭盔王發售的Yamaha Force2.0正是其中一架好使好用的綿羊,它集合了上述的種種優點,定能帶給你無窮的駕駛樂趣!未來我們也會挑選更多的綿羊車款出售,為各位騎士提供更多買車選擇,記得密切留意! 延伸閱讀 電單車都有分自動波同棍波?買車時波車同綿羊應該點樣揀? 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 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
【新手上路】P牌注意!加P陷阱你要知!
在香港,騎士考取電單車車牌後首年為暫准駕駛期,即俗稱的P牌仔,除了一般的交通規例外,還有特別的規矩需要遵守,否則有機會要延長暫准駕駛期,甚至要釘牌重考。我們整合了一些常見的加P陷阱,各位新牌騎士享受出車樂趣之餘,務必小心駕駛,以免被加P或釘牌時欲哭無淚。 超速越多罰得越金 超速15公里即加P 最容易「中招」的加P陷阱必然是超速駕駛。超速駕駛的罰則分數級,其中若超速每小時15公里內,會罰款320元,不會被記分,P牌亦不受影響;超速15至30公里會罰款450元,記3分;超速30至45公里罰款600元,記5分;超速逾45公里則罰款1000元,記10分,並會停牌至少6個月。若P牌騎士在暫准駕駛期內被記分,首次觸犯會加P半年,再犯便要釘牌重考。因此騎士切勿貪一時之快,平時亦可多留意快相機位置,以免因一時不慎被拍下快相。 雙白線勿調頭 踩線攝車同樣中招 橫越雙白線亦是常見記分項目,亦是不少新牌騎士會誤中的加P陷阱。不能在劃有雙白線的路面切線,相信大部分駕駛者都很清楚;但有些騎士因貪方便或行錯路而在雙白線路段調頭,同樣屬橫越雙白線,一樣會被記分和加P。此外,電單車騎士在雙白線路段攝車也要小心,雖然法例並不禁止在雙白線路段攝車,但如果攝車時踩到雙白線,同樣可以被檢控。當然,不會無時無刻都有警察看著騎士攝車,但車cam無處不在,有些對電單車騎士不太友善的駕駛者,隨時有機會翻看車cam片段舉報,因此騎士若要攝車務必加倍留神,最好就避免在雙白線攝車,以免墮入法網。 斑馬線必讓行人 之字路切勿攝車 斑馬線亦是不少駕駛者「中招」的路段。斑馬線屬行人優先,只要有行人行至斑馬線前等候過馬路,即使他們尚未開始過馬路,騎士亦必須停車讓行人先行,否則可被記3分,P牌騎士亦會被加P,嚴重者甚至會被控危險駕駛。此外,斑馬線前後的「之」字路不准爬頭、停車上落客或泊車,騎士緊記不要在「之」字路攝車,否則同樣可被檢控和記分。 揸上行人路可控危駕 建議熄匙推車 不少騎士貪方便,泊車或開車時會在行人路上駕駛,這不但是加P陷阱,即使是正牌騎士,也隨時會被控不小心駕駛,甚至危險駕駛。騎士要明白並非所有人都熟悉電單車,當有電單車駛上行人路時,行人往往會不知所措或受驚,有些人甚至會拍片舉報。騎士駕駛電單車都是但求方便或享受出車樂趣,無謂因駛上行人路而惹上官非,若要將車輛停泊在行人路,最好還是熄匙推車,以策安全。 長佔右線可被票控 新手老手均須留意 除了上述的陷阱,P牌還有數項額外要求,包括後座不能載人、需要在車頭和車尾掛P、車速不能超過每小時70公里,以及在三線或以上的快速公路不能使用最右線,若干犯任何一項都會被加P或釘牌。值得留意的是有關最右線的規則,快速公路的定義與幹線不一樣,一般可透過路牌分辨,只有綠色路牌的路段才算是快速公路,因此如龍翔道或是西九龍走廊等路段,便不受這條規則所限。不過,不論是否P牌,駕駛者如非爬頭,理應時刻靠左駛,否則同屬違法。過往就曾有駕駛者在快速公路上長佔最右線,而被交通警察截停票控,因此不論新手老手,騎士都不宜長期佔據快線。 最後提提大家,尚有一些會被票控的項目,例如在雙黃線停車,屬於沒有遵從道路標記;或是駛入禁區、違例泊車等,觸犯這些規例都會被定額罰款,但由於不涉及記分,故P牌不會受影響。大家記得小心揸車、安全第一,才能長揸長有,頭盔王在此祝願各位新手騎士順利甩P! 建議購物清單 P DRIVE PLATE 延伸閱讀 【新手上路】學牌走投無路?頭盔王帶你行正路 -
【學神攻略】學車想要威,一定要識揀頭盔
頭盔跟電單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少剛報名學車的新手,還未上堂便已急不及待開始挑選頭盔,未上堂先興奮。頭盔既然是不少騎士第一樣接觸到的人身部品,當然要精挑細選。但是新手又會有很多疑問,到底應一步到位,還是先買個入門款式,待成功考牌後再更換?頭盔款式和品牌這麼多,新手又應該選哪個?今次頭盔王就為大家簡單分析,讓新手安心購入電單車生涯的第一頂頭盔吧! 開面頭盔視野廣 適合新手學車 電單車頭盔種類有很多,新手較常接觸的會是開面式、揭面式以及全罩式頭盔,三者主要分別在於頭盔有否包覆騎士的下顎。其中開面式頭盔只會包覆至雙耳,雙耳以下的部位會外露,保護性相對較低,但視野較闊,行車時亦較通爽;全罩式頭盔則將整個頭顱完全包裹,優點是保護性高,但視野則相對窄,相對開面式頭盔亦較侷促。揭面式頭盔則介乎兩者之間,其包覆下顎的部分設有機關,可以整個推起,騎士可按需要將頭盔設置成接近開面或全罩式頭盔的模樣。不過由於設有機關,揭面式頭盔的重量是三者之中最重,騎士佩戴時頭部及頸部或會感到疲累。 三類頭盔各有優點,如果欲購買頭盔供學車練習考試路線,一般來說學車的車速不快,行駛的亦是市區路線,人多車多,較廣闊的視野會更為便利騎士察看四周交通情況,因此我們較推薦購買開面頭盔。若是打算學牌出車,亦會花較多時間在考牌路線以外的馬路駕駛,全罩式頭盔就能提供較佳的保護,騎士可視乎自己需要挑選。 新手頭盔學車用 考牌後變後座頭盔 頭盔價格由數百至數千元不等,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不少新手騎士都會面對兩難局面,到底應先買一頂較便宜的入門頭盔供學車用,還是一步到位,直接買一頂較貴的高階頭盔,日後考到牌後還能繼續使用呢? 兩種做法各有好處,但我們比較建議先買一頂新手頭盔。一來,新手學車時對車輛操控仍未熟悉,若不幸跌車損及的只是新手頭盔,騎士亦不會太肉赤;再者,不少騎士考牌後才會正式買一輛心儀的電單車,這時才買一頂高階頭盔,就能選擇喜歡的款式和拉花配襯愛車,也能當作是送給自己成功考牌的獎勵。至於舊的學車頭盔,騎士亦能先儲起,待「甩P」後便能當成後座頭盔接載乘客用。 考車著重技術及態度 與頭盔拉花無關 揀好頭盔種類,下一步就是款式。不少新手又會有疑惑,擔心若戴上有拉花的頭盔學車,會給考官壞印象影響成績。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市面上有不少賽車手拉花頭盔,難道戴上之後就是賽車手嗎?考車考的是騎士的操控車輛能力、安全意識和應對路面突發情況的能力,只要有良好的駕駛技術和態度,一頂頭盔是不會影響到考試成績。反之,新手騎士如有一頂心愛的頭盔陪伴學車,或許會更有學車和練車動力!順帶一提,以同一款式頭盔來說,有拉花的頭盔一般較純色稍貴,與其擔心頭盔對考官的印象,或許價錢上的差異更值得騎士考慮。 瑞獅路霸價錢親民 Scorpion頭盔性價比高 頭盔有平有貴,有哪些牌子較適合新手?又應預留多少預算?新手較選購的牌子包括來自台灣的Zeus瑞獅和Lubro路霸,開面頭盔一般數百元便有交易,價格親民,十分適合新手。若想再升級一點,美國品牌Scorpion也是不錯的選擇,開面頭盔價錢約為千餘元,亦是高性價比之選。 頭盔王門市的新手專區精選了各款適合學車或者新手上路的頭盔,騎士可以到店舖揀選喜歡的款式。我們還設有新手套餐,騎士同時購買手套、護具等人身部品亦有優惠,萬勿錯過。在選擇頭盔上有任何疑問,歡迎向店員查詢,我們樂意成為你在電單車路上的最佳伙伴! 建議購物清單 ZEUS ZS-506 LUBRO CRUISE TECH MONO SCORPION EXO-CITY SCOOT 開面頭盔 延伸閱讀 如何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新手學車衣著/裝備注意事項! 最近想買頭盔的你看過來!香港熱門頭盔品牌/款式大盤點! 頭盔種類好多種,到底應該點樣揀?頭盔種類優缺大分析! 【二轆101】心思思想學車?一文睇清考牌流程、強制試要點! 【二轆101】用啱方法打八字,1 take pass話都無咁易! 【新手上路】學牌走投無路?頭盔王帶你行正路 -
【復古同好會】傻傻分不清楚?復古車風格一次過話你知
復古車近年在香港大行其道,其型格的外觀配上一身復古打扮,出車打個卡都特別醒神!但是復古車這麼多種,圓燈、腳撻、子彈頭⋯⋯很多師兄師姐都講能講復古車的一些特點,但要如何細分,卻又令人傻傻分不清楚。我們今次就為大家介紹數種復古車的種類,讓有意入手復古車的師兄師姐都能揀到心頭好吧! Cafe racer:源自咖啡店的英式浪漫 Cafe racer源自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當時的騎士流行將自己的電單車改裝得較為「戰鬥格」,再與車友鬥快前往咖啡店,將各自的愛車互相比拼,cafe racer這個名字便因而出現。Cafe racer通常配有低手把,甚至是更加進取的分離手把;坐墊改成較薄和平坦,或者改成單座位;而油缸則較為細長。種種改動都是為了令車輛更輕巧,使其同時兼具速度和操控感。 Bobber:簡約先行的復古巡航車 Bobber則是復古行列的巡航車,著重簡約,將前泥擋等不必要的部件都拆走,而後泥擋亦會縮短,亦具有低座高、前置腳踏、A字型車架的特點。Bobber看起來簡單、直接、充滿機械感,是具標誌性的復古車系,亦在不同地區分別發展出歐洲、美國和日本風格。 Chopper:浮誇吸睛美式風格 Chopper衍生自bobber,是極具美式風格的復古車型。Chopper的超高手把和超長前叉為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而其油缸則會縮小,甚至座位會加裝靠背,坐起來十分舒服。Chopper浮誇、霸氣的外型讓騎士在馬路上行駛時,往往能吸引到不少目光。 Brat style:亞洲輕盈小巧代表 Brat style也能算是bobber的衍生類型,源自日本,著重將車輛改裝成小巧細窄的模樣。不少電單車本身按照歐美騎士的身型來設計,brat style的設計則更適合亞洲人騎乘,包括將腳踏和手把升高、削平後座,並裝上越野胎等。Brat style相對chopper或bobber少了份粗獷,但看起來更靈巧、可愛。 Scrambler及Trakcer:復古越野先驅 Scrambler與tracker都是復古越野車,其構造都有幾分類似。Scrambler源自歐洲,針對穿越公路和越野路面的能力,會將死氣喉升高,也會使用越野輪胎,引擎下方也可能會裝有底兜作保護。至於tracker則源自美國的flat track賽事,為了應付場內的沙地等特殊地形,騎士會將車輛改裝成接近滑胎車的風格。雖然起源及目的與scrambler不一樣,但意外地兩者改裝後的效果頗為接近。 各大車廠紛推復古外型新車 易打理適合新手入門 復古車的外觀當然十分吸引,但若是年份較高的車款,保養的工夫會為吃力,騎士購入復古車前要多加考慮。至於新手想得到復古車的外觀,但又想免卻保養的麻煩,其實各大車廠都有推出復古外型設計的新車車款,兼具復古外觀和現代性能和科技,算是較為平易近人的選擇。 以日系車廠為例,Yamaha的XSR車系,是以其MT街車系列作藍本,加入圓燈等復古元素,亦設有155cc的小排氣量選擇,適合新手駕駛。Kawasaki的Z街車系列亦設有RS復古版本,經典的眼鏡型錶板配上圓燈同樣吸引。Honda方面,「超四」可說是歷久不衰,其經典的復古外型加上悅耳的四缸聲浪,吸引了不少騎士入手。歐美當然也有不少選擇,像是Triumph和Harley-davidson便是其中表表者,新手騎士買車前可先比較不同車廠和車型再作考慮。 延伸閱讀 經典復古車款/車系大巡禮!想更了解復古車款的你不可錯過! -
【學神攻略】心思思想學車?一文睇清考牌流程、強制試要點!
電單車的考牌制度和其他車種不同,其中最大分別就是多了一個「強制試」。初初接觸電單車、有意學車的師兄師姐或許會有很多疑問,到底強制試是甚麼?跟路試有何分別?學電單車又能否像四轆那樣,跟坊間的師傅上堂?我們整合了新手學車常見疑問,為大家介紹考牌流程和強制試注意事項,有意學車的朋友記得繼續細閱。 考兩轆牌要過三關 未有車牌須先考筆試 先講講在香港考電單車牌照的流程。如果你本身沒有任何車種的駕駛執照,就需要過三關,分別是筆試、強制試和路試。如果本身已有私家車牌,則毋須再考筆試。 筆試(甲部試)考核的是「道路使用者守則」中的內容,主要牽涉使用道路的正確方式和相關法律,以及道路上常用的語言,包括交通標誌、燈號和手勢等。考試會在長沙灣政府合署內的運輸署駕駛考試期排事務處,以電腦形式進行。考生要在20分鐘內回答20道三選一的多項選擇題,答對16題或以上即為及格。 強制試須經駕院報名 必上ABC堂學操控 筆試及格後,便可以排期報考強制試(乙部試),意味學車之旅亦正式開始。政府規定應考強制試前,必須在指定駕駛學校報讀「強制訓練課程」,以掌握電單車的基本操控技巧。現時只有香港駕駛學院及新觀塘駕駛學院(同為香港駕駛學院旗下)屬指定駕駛學校,意味強制試必須經駕院報考。目前駕院的強制訓練課程一般分三堂、每堂四小時進行,即俗稱的「ABC堂」。課堂會在駕院範圍內進行,期間會學到電單車的開車、停車、轉彎、轉波、緊急煞車、推車等技巧,以應付強制試。 強制試同樣在駕院指定範圍內進行,一般同一時段會有不多於7人同時應考。考生要逐一在考場內進行四項測驗,而考牌官會坐在場外的指揮室評核,需要時會透過指揮室內的咪高風和考生溝通。 第一項測試是由考場外圍開車起步,駛至正中央的停車處停車。之後考生要由中央的停車處起步,沿路線左轉一圈,回到起步點停車;再以同樣方式右轉一圈。如駕駛棍波車,兜圈期間須上二波。最後一項測驗是緊急煞車,考生要按考官指示的方向再兜一圈,於返回中央停車處前將車速提升至時速23公里或以上,觸發感應器亮起紅燈,再於轉彎位前將車輛煞停。若紅燈未有亮起,考生應繼續行車並再兜一圈,並於相同位置再度加速令紅燈亮起。整個緊急煞車測驗須在三圈內完成。車輛停定後,考生便可熄匙下車,並將車輛推至考場外,方為完成整個強制試。 強制試常見陷阱:落右腳、加速不足 強制試看起來不難,但考生普遍會遇到幾類問題。首先最嚴重的是完成三堂課程後,連基本開車和停車技巧都未掌握得到,因此考生應盡早完成課程,預留充足時間補堂和練車。第二個難處則是「黃金右腳」。駕駛考試期間,考生由起步直至熄匙落車,全程只能以左腳落地,若未能掌握好平衡技巧,便有機會因失平衡而用到「黃金右腳」,導致「肥佬」。第三個難處是緊急煞車測驗,考生未能及時提升車速令紅燈亮起,若紅燈未有亮起,又無法及時調整車速再兜一圈。這點需要考生反覆練習,以及加強對扭油加速的信心。最後便是推車離開試場,百多公斤的車重對不少考生,特別是師姐並不算輕,因此推車同樣需要練習,確保能獨自將車輛推離試場而不會跌車。 強制試及格方取得學牌 可自行在馬路練習 強制試過關後,考生才能取得學習駕駛執照,並排期報考路試(丙部試)。與私家車不同,駕駛電單車時,師傅無法陪伴在側,甚至代為操控車輛,因此強制試便是用來確定考生已有能力自行控制車輛,而獲發學牌後,考生便可以離開駕院,自行在指定時間及非學禁路段駕駛和練習,以取得路面經驗。當然,大部分考生仍會找師傅學車備試,特別是學習路試中打八字的技巧,但此時的學車方式已再無限制,無論是經駕院學車、找坊間的師傅補鐘、找正牌朋友幫忙指導,甚至完全自學都可以。而所謂「師傅」亦不像其他車種般需要由運輸署發牌,你的車友都可以成為你的「師傅」指導你。 電單車路試像私家車路試一樣,會在真實的馬路進行。駕院考生會視乎報名的分校,分別在沙田、元朗或鴨脷洲的指定路線考試,其餘考生,包括經新觀駕報名的考生,則分為新界及九龍,以及香港島,統一在天光道或掃桿埔考試。除了按指定路線行駛一圈,亦要進行「斜路打八字」的測驗,同時及格均算通過路試,這時便終於完成學車旅程,可取得暫准駕駛執照(P牌)了! 如何報名學車?上課前如何準備? 如果想學車,應如何報名?如果想經駕院報考整個考試,則只需到駕院的分校或辦事處報名,整個過程會由駕院代辦。如果想自行報考,則要先到運輸署報考筆試,完成後再帶同證明到駕院報讀強制課程及排期報考強制試,及格後再到運輸署排期報考路試。 第一次學車,多少會有點緊張,事前有甚麼可以準備呢?在知識上,師兄師姐可預先上網看看相關文章和影片,了解電單車的構造和操控方式,對這部機械建立初步認識。我們的博客有不少為新手而設的文章,大家可以花點時間閱讀,上課時自然事半功倍。 至於在裝備上,駕院規定學車必須穿著長褲,以保護雙腳,同時亦要戴上頭盔、護肘、護膝和手套。駕院會提供這些用品供同學借用,但大熱天時經過一批又一批學生反覆使用,即使經過清潔,所吸收的頭油和汗味仍是「香氣四溢」吧。建議學車師兄師姐對自己好些,買一套裝備供自己使用,既合身又衞生。 頭盔王設有新手專區,讓不熟悉裝備的師兄師姐都能選購到適合的產品,更設有新手套餐,可以優惠價錢買到整套學車裝備,上強制課前不妨來逛逛,揀個心儀的頭盔才上堂吧。 排期時間日增 早報考早享受 最後小編提提大家,還在猶豫要不要學車的朋友,不要想太多,趕快去報名就對了!疫情期間駕駛考試曾多番暫停,導致現在考車排期時間非常長,加上電單車考試特別受天氣影響,一旦下雨或地濕隨時又要改期, 即使每一關都1 take pass,都要花上年多甚至兩年時間,越遲報考車需時就越長。第二個更重要的原因,當然是駕駛電單車有無窮無盡的樂趣,實在難以言喻,只有當你親身揸過才能體會得到。所以不要猶豫,趕快去報名吧!歡迎加入兩轆的大家庭,頭盔王會一路成為你電單車旅程上的好伙伴。 建議購物清單 ZEUS ZS-506 TBC KNEE AND ELBOW PADS SET SPIDI 閃光 CE 紡織手套 延伸閱讀 【二轆101】用啱方法打八字,1 take pass話都無咁易! 【新手上路】學牌走投無路?頭盔王帶你行正路 如何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新手學車衣著/裝備注意事項! -
【學神攻略】學牌走投無路?頭盔王帶你行正路
能盡快考取駕駛執照,盡快享受在馬路上馳騁的快感,無疑是一眾新手的最大願望。但近年考試排期時間越來越長,由報名學車到考獲P牌,往往要花上一年半甚至更久。不少學神都選擇學牌出車,在強制試及格後便趁早累積路面經驗,為路試作準備。不過,學牌在馬路上行駛設有一系列限制,各位學神記得留意,免得荷包無辜受罪。 先說說電單車學牌有哪些限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首先是要在車頭和車尾掛上「學」字牌,尺寸也有明文規定,必須為長闊各250毫米,當然後座亦不能載人。第二就是只准在指定時間駕駛,即上午6時至晚上11時30分,而平日上下班繁忙時間亦不能駕駛。最後一類,亦是最麻煩的,就是不得駛入學禁路段,主要包括所有快速公路和大部分行車天橋及隧道,以及個別豎立了學禁路牌的路段。不過,由於沒有統一的地圖可供查閱,未熟路的學神未必能輕易找出合法的行車路線,甚至有「走投無路」的感覺。我們整合了部分常見的學禁路段疑難,如果你也有類似問題,記得仔細閱讀。 學牌能否過海? 不能。港島和九龍現時只有3條海底隧道連接,而全部海底隧道均屬學禁路段。如果新車在對面海落地,就可能要請正牌朋友幫忙駕駛,或者由拖車代勞。 學牌如何來往九龍和新界? 前往沙田、大埔等地:可由深水埗經大埔道前往新界,或在茘枝角從呈祥道轉上大埔道,而往九龍方向則可由大圍積運街及下城門道,或是從沙田正街及大埔公路大圍段進入大埔道。 前往荃灣、屯門、元朗等地:可從茘枝角經長沙灣道轉入青山道及青山公路葵涌段,或是經龍翔道及呈祥道進入青山公路葵涌段。 前往青衣:只可由葵芳經葵青路(俗稱南橋)到達。 前往將軍澳:可從牛池灣沿新清水灣道及清水灣道行駛,再轉入坑口道到達。 前往西貢:可從牛池灣沿新清水灣道及清水灣道行駛,在清水灣道近碧水新村轉入西貢公路。留意西沙路屬學禁路段,因此離開西貢只能原路折返,不能經馬鞍山離開。 哪些主要地區學牌無法進入? 馬鞍山是其中一個學牌無法駛入的地區,由於連接馬鞍山的大老山公路、亞公角街及西沙路均屬學禁路段,變相馬鞍山全區均是學禁區域。此外,連接大嶼山的青馬大橋及屯門-赤鱲角隧道同屬學禁路段,因此,包括東涌在內的整個大嶼山亦是學禁範圍,居住在馬鞍山或東涌的學牌師兄師姐買車前或許要考慮一下。另外,來往鴨脷洲的唯一道路鴨脷洲橋道同屬學禁路段,在鴨脷洲學車的學牌師兄師姐不能自行駕駛進入鴨脷洲練車。 考車路線有否學禁路段? 有的,像是港島的掃桿埔考場,樂活道及連道一段屬學禁路段,平時練習不可駛入,只有在考試時才能駛進這段路。而在九龍的天光道考場,打八字的敬德街亦是學禁路段,各位學神只能另覓地方練習打八字。我們不建議學神「偷雞」到敬德街練車,因為經常會有警察在路口附近巡視,一旦被發現又要罰款。其實只要練到技術純熟,在哪裡打八字分別都不大。 駛入學禁路段有何後果?誤入學禁路段應怎樣做? 如果違反學牌限制,警察有權就每個違例事項發出450元定額罰款告票,但如果牽涉更嚴重的交通違例事項,如超速或不小心駕駛,則有機會要上庭。同時,學牌保險亦有機會因違反學牌限制而失效,若在學禁路段駕駛時發生意外,保險未必會賠償。若不小心駛入了學禁路段,毋須過分緊張,應在安全情況下,盡快找路駛離相關路段。 各位學牌師兄師姐請緊記,學牌出車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練習機會及路面經驗,應付路試,而非當作正牌般代步、出車娛樂,甚至送外賣,因此在路段上有所限制,相對正常路線較轉折是無可厚非。我們最後為各位學牌介紹數條跨區練車路線,希望各位學神能1 take pass,早日甩學掛P! 頭盔王精選練車路線 頭盔王精選學牌練車路線地圖 路線1:荃灣至屯門 由荃灣麗城花園出發,沿海安路及青山公路前往屯門。這條路線沿海岸線而行,沿途均可欣賞到汀九及青馬大橋一帶海天一色的風景。青山公路平時路面不算繁忙,最大特點是沿路有非常多迴旋處,十分適合練習進出迴旋處及在迴旋處內轉彎技巧。終點可定在仁愛堂街,順道一嘗出車名物炸雞髀。 路線2:大埔至火炭 由大埔廣福公園出發,經大埔公路前往火炭,再在火炭工業區沿穗禾路前往獅子亭。由於大部分通勤車輛均會使用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的車流相對疏落,學神駕駛時不會感到太大壓力。這條路線的特點是彎路較多,但路面不算太窄﹐十分適合練習過彎。而穗禾路的上落斜路段更是練習斜路停車及起步,以及上落斜波段運用的絕佳地點。到達獅子亭後,更可俯瞰沙田一帶景色。 路線3:茘枝角至啟德 由長沙灣廣場出發,經呈祥道及龍翔道前往九龍灣,再經宏照道前往啟德郵輪碼頭。這條路線的難度較高,呈祥道及龍翔道的車流較多,常有貨車及巴士駛過,路面亦較顛簸,學神須加倍留神。不過,這條路線正好讓學神累積在繁忙路面駕駛的經驗,並練習在繁忙的分岔路口過線及選定行車線。進入九龍灣後燈位較多,可以練習在燈位停車及起步的技巧。抵達郵輪碼頭後,整個東九龍海岸和維港的景色都能盡收眼簾,風景一流。 建議購物清單 L DRIVE PLATE 延伸閱讀 如何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新手學車衣著/裝備注意事項! 【二轆101】用啱方法打八字,1 take pass話都無咁易! -
【復古同好會】手套識揀皮,出車更有復古味!
電單車種類五花八門,由熱血的跑車到舒適的綿羊,由靈活的爬雞到穩重的巡航車,總有一款啱你心水。有些騎士則獨愛懷舊卻又不過時的復古車,他們不但注重車輛的外觀,甚至還會襯好衣服和裝備才出車,務求由頭到腳都散發著獨特的復古味。復古頭盔是他們的必備品,但手套卻未必人人有。其實手套也是復古造型不可或缺的一環,只要選對手套,整個復古造型便能進一步提升。 跌車雙手易受傷 手套必不可少 香港法例規定騎士除宗教等特殊原因外,駕駛電單車時必須戴上頭盔,以保護騎士安全,不過在戴手套方面則沒有規定。當然,手套其實對駕駛操作的影響不大,但卻是保護騎士雙手的重要裝備。一旦跌車時,我們下意識會以雙手支撐身體,承受了一定的衝擊力,若沒有手套的保護,輕則會擦損皮膚,重則傷及關節及骨骼,影響到手部的活動能力,不但一段長時間無法揸車,甚至連日常活動都受影響,後果可以十分嚴重。因此,最安全的做法還是戴著手套駕駛,既能加強保護,操作車輛時也會更細膩、更有手感。 真皮手套耐磨又舒適 越戴越有復古味 說起復古手套,不得不介紹Helstons,這個來自法國品牌推出的產品兼具機能性和防護性能,而且外觀也十分有型耐看,在歐美深受復古車騎士喜愛。Helstons皮革手套的最大特色,就是手套以牛皮或山羊皮製成,十分耐磨,絕不會輕易損壞;通風性能亦不俗,戴上後柔軟舒適也不覺悶熱,絕對是復古車騎士的必備之選。為加強保護效果,部分手套的手掌和關節位還加設了硬殻或襯墊,讓騎士能安心出車,享受與愛車的相處時光。 款式方面,簡單低調的全黑或黑底灰紋當然是經典又易襯的選擇。如果想特別一點,也可以選擇米白或米黃色,騎士毋須擔心白色手套太過突出,當使用一段時間後,手套表面自然會多了些灰色的使用痕迹,復古味馬上爆錶! 再為大家介紹另一個品牌Furygan,她同樣來自法國,在研發皮革產品方面十分有經驗,擁有成熟的技術,頂級如MotoGP車手都有使用Furygan產品。當然,作為一家全面的電單車人身部品品牌,當然也會照顧一眾復古玩家的需要,推出復古手套。與Helstons相同,Furygan的復古手套也是以真皮製造,山羊皮在反覆使用後變得更為軟熟,戴上後透氣又貼服舒適。Furygan的棕褐色手套本身就極具復古味,與復古車配搭起來也十分相襯,復古玩家當然不能錯過。 手套用後會變鬆 宜試戴選合適尺碼 選購真皮手套時還要留意尺寸,皮革會隨著反覆使用而變鬆,如果本身手套尺寸已經偏大,日後便有機會變得過鬆,因此購買前最好先親身試戴,選擇合身的尺碼。考慮到部分女騎士的雙手較小,Helstons和Furygan亦有推出女士手套款式,外型同樣型格,各位女騎不妨考慮入手。 妥善保養皮手套 一起走更遠的路 順道分享一下皮革手套的保養。香港的天氣潮濕多雨,使用後最好將手套放在乾爽通風的地方吹乾,亦可用適當的清潔噴霧,為手套作簡單的清潔和除臭。若要作較深層的清潔,則可準備海棉和軟毛刷等工具擦拭皮革表面。我們不建議將手套放進洗衣機清潔,其過大的力度或會破壞皮革。清洗過後則可以小量皮革油或凡士林潤滑皮革表面,令皮革看起來更光鮮亮麗。每對手套的設計構造都不盡相同,在保養方面也會有些微分別,最好在購買時向店員查詢,讓你的手套可以陪你走更遠的路。 建議購物清單 HELSTONS BORA HIVER 皮革手套 HELSTONS HIRO SOFT 皮革手套 HELSTONS SUNSHINE AIR LADY GLOVES #2021035 FURGAN DAN 騎士皮革手套 FURGAN DIRTROAD 騎士皮革手套 FURGAN JAMES EVO D3O 騎士皮革手套 MUC-OFF 泡沫新鮮 400ML #199 延伸閱讀 經典復古車款/車系大巡禮!想更了解復古車款的你不可錯過! -
【車手防具】天時暑熱想出車點部署好?即睇夏日出車攻略!
香港夏季又熱又曬,在烈日下駕駛電單車,不但揸到汗流浹背,還有機會曬傷,導致皮膚發紅甚至脫皮,疼痛難當。其實只要選擇適當的防曬和吸汗產品,便能有效阻隔紫外線,並減低流汗帶來不適感,穿戴亦十分方便,讓騎士能在炎炎夏日也能享受出車樂趣。 防曬冰袖有涼感 免卻兩截色煩惱 騎士駕駛時雙手長期放在軚把,手背至前臂外側往往最易受到陽光直射,除了塗防曬液,也可選擇穿戴冰袖,保護雙手免受曬傷之餘,亦完美解決手臂被曬至兩截色的煩惱。有些騎士對冰袖很抗拒,認為烈日當空下,還要穿著額外衣物遮蓋雙手,豈不是熱上加熱?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冰袖以速乾彈力物料製成,具備優良的排汗性能,穿上後即使出汗亦不覺侷促,更會有清涼感覺。 除了雙手,後頸亦是容易曬傷的部位,尤其是駕駛跑車的騎士,由於騎乘姿勢較趴,後頸更易受到紫外光照射。騎士可以佩戴同時覆蓋頸部的頭套,阻隔紫外線,避免曬傷。若要進一步加強防曬效能,騎士還可以考慮穿著防紫外線的T恤,保護整個上身。 頭部通爽靠頭套 吸汗減頭盔異味 夏天出車另一個煩惱,就是停不了的汗水。即使開車時會撞風,遇上燈位或車龍時,也難免會渾身濕透。身上的汗水尚且能吹乾,但騎士頭部被頭盔包覆,一旦頭頂和臉上出汗,不舒適感便會隨之而來。頭套是應付大汗的絕佳裝備,它的運動布料能將汗水吸乾,保持頭部通爽,避免髮型因出汗而變型;還能阻隔汗水直接滲入頭盔內棉,減少內棉因滋生細菌而產生異味。 話雖如此,適時清潔保養頭盔還是必須的。騎士每次出車後,均可使用頭盔清潔噴霧,簡單將頭盔內棉殺菌除臭,為下次旅程做好準備。每隔一段時間,亦應拆出內棉徹底清潔,確保頭盔乾淨衛生。市面上的頭盔清潔劑五花八門,功能不一,部分則具有清新怡人的香氣,騎士可按自己需要及喜好選擇。 茶色風鏡減眩光 行車視野更清晰 夏天的陽光特別猛烈,騎士的視線或會受眩光影響,難以清楚視察路面情況,這時茶色和水銀風鏡便能大派用場。換上茶色或水銀風鏡的頭盔尤如內置了一副太陽眼鏡,能把強光過濾,確保騎士面對眩光仍能擁有清晰視野。不過,茶色或水銀風鏡在晚上同樣會將燈光過濾,令路面看起來更昏暗,故未必適合夜間駕駛時使用。部分頭盔品牌亦有推出全視線風鏡,可隨著環境光線變化而自動調整風鏡顏色深淺,方便騎士全天候駕駛。 多喝水少暴曬 安排補給休息點 騎士出車前要留意天氣,建議選擇在早晚較涼快的時段出車,並預先安排補給和休息的地點,避免正午時分在烈日下長時間暴曬。酷熱天氣下在戶外活動容易脫水,如須長時間駕駛,記得補充足夠水份。駕駛時如感到不適,則應盡快將車輛停泊在安全地方,並到陰涼處休息。 建議購物清單 Komine AK-313 夏日涼感手袖 Komine AK-351 夏日涼感頭頸罩 T- FENCE 防禦工事銀離子除臭制菌噴霧 SHOEI CWR-F2 Z-8 光致變色遮陽板 -
【學神攻略】用啱方法打八字,1 take pass話都無咁易!
提起電單車路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相信都離不開斜路「打八字」。學打八字是所有香港兩轆友的共同回憶,不少人練習時都失過平衡跌車,亦有人無師自通,打到出神入化。有些學仔在路試表現不錯,卻在斜路打八字時失平衡落了腳,最終與P牌擦身而過。到底打八字是否真的這麼難?有沒有方法能讓一眾學神流暢穩定地打八字?頭盔王今次就與大家仔細拆解打八字,理解當中秘訣後再多加練習,要1 take pass自然無難度。 「打八字」考啲乜? 先睇指引萬無一失 「打八字」,正名是「8」字型平衡控制操作,運輸署的考試指引是這樣介紹的:「考生要在指定的斜坡上,作『8』字型平衡控制操作。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車輛不能碰及石壆;考生不能失去平衡或用腳作支撐,例如腳踏地上,否則,考試將會被評為不及格。」 先說說路試打八字的過程,讓學神大致有個概念。考生要先在上斜方向的左側停下,待考官指示後方可開始打八字。一如平時開車,考生要先察看兩側倒後鏡及擰頭,確定路面沒有來車,並要亮起右邊指揮燈,示意即將右轉,才可開車。開車後,考生要駛至斜路頂部,並向右調頭,隨後落斜並同時駛向右線,並在斜路底部向左調頭,並連續重覆三至五個來回,直至站在斜路底部的考官示意,便可在落斜時駛至斜路底部,並靠左停車,車輛停定後再望鏡和擰頭察看交通情況,並關掉指揮燈,便完成整個環節。 記熟極力子磨合點位置 斜路起步不溜後不死火 我們大致可將整個過程分拆為斜路起步、右彎、左彎,以及落斜停車。先講講斜路起步,由於車輛在斜路有機會溜後,未開車時記得要同時使用頭尾煞固定車輛在原位。自動波車相對簡單,開車時只需鬆開煞車掣同時扭油,扭油幅度可較平時稍大,確保車輛獲得足夠動力起步上斜而不會溜後。至於棍波車做法與自動波接近,不過鬆開煞車掣同時亦要半放極力子(離合器)至磨合點,確保扭油的動力能傳至車輪。 很多棍波學牌師兄師姐擔心起步時會死火或車輛溜後,往往是因為半放極力子的位置不準確,放得太少車輛會溜後,放得太多又會死火。每架車的磨合點位置並不完全相同,騎士可以先在平地嘗試半放極力子,感受一下磨合點的位置,並反覆拉緊及半放,練習至一放極力子便能準確到達磨合點,再到斜路練習。在斜路起步半放極力子時,可放得比平路時的磨合點稍多,同時輕輕扭油,然後右手逐步加大油門的同時,左手逐步將極力子全放,自然能順暢地在斜路起步而不會死火。 八字越大越易打 記得用盡路面空間 成功起步後,緊接便是在斜路頂右轉調頭。駕駛電單車可以靠扭軚和傾側車身來轉彎,扭軚和傾側車身的幅度越大,轉彎的半徑越小,佔用的路面空間亦越小,但車輛亦較難取得平衡。因此,騎士應在不觸及路壆的情況下,盡量用盡路面空間,以最大的半徑轉彎,以維持車輛的平衡。各個考場的路況各有不同,像是敬德街屬上窄下闊,掃桿埔較闊和扁,而沙田、元朗鴨脷洲和觀塘則相對窄長,考生可以預先觀察和練習,感受一下多大的轉彎幅度才是最適合。留意盡量不要扭盡軚,因為軚盤已沒有空間在轉彎時再微調幅度,出彎時亦難以拉回直軚,隨時會失平衡跌車。 至於傾側車身,可以透過騎士的重心轉移來輔助。重心轉移沒有必然的法則,有人選擇外傾,亦有人會內傾,只要能維持車輛平衡,都可使用。一般來說,打八字時車速不快,我們建議騎士盡量將身體維持與路面垂直,以維持平衡。 要保持車輛平衡,另一個要訣便是維持動力。車輛動力不足,或是突如其來加大動力時,特別容易失平衡,故此騎士要因應上落斜的路面變化來調整油門和煞車掣,以穩定和線性的方式維持車輛的動力。油門控制方面,上斜時扭油可以較進取,到達斜路頂部轉右彎便要稍為收油,到出彎時稍為扭油,利用動力將車輛拉直,但由於落斜時車輛動力會自然增加,因此要適時收油,甚至要輕踩或拉尾煞,確保車速維持穩定。不過切勿「踩死」部車,車輛一旦失去動力,便會失平衡甚至死火。 出彎上斜易死火 勇敢扭油勿踩死尾煞 當完成右彎後,騎士要盡快拉直車身,並轉到落斜方向的路面右側,準備轉左彎。轉左彎與右彎技巧相近,但路面會由先上斜後落斜變成先落斜後上斜,油門控制亦要相應調整。騎士可借助落斜的動力入彎,毋須扭油太多,到斜路底部時即可逐步加大油門應付上斜和出彎,出彎後亦要盡快拉直車身,維持平衡。同樣地,切勿「踩死」部車,由於轉左彎出彎正值上斜,如果再用煞車掣,必然會因動力不足而死火,因此在出彎和上斜時,扭油都可以比平時再進取些。 停車輕輕扭左軚 免落右腳「臨尾香」 最後是停車,對於已掌握路面行駛技巧的學神,問題應該不大,記得完成最後一個右彎後,維持在路面左側落斜,切勿重煞車輛,煞停車輛一刻亦可將軚盤微微扭左,左腳落地時盡量離車身遠一些,讓車輛稍微左傾,避免車身右傾導致「黃金右腳」落地而「臨尾香」。車輛停定後同樣要望鏡和擰頭,察看交通情況,之後便可按照考官指示繼續完成路試。 視線對準入彎位 勿望地下免失平衡 在實際練習時,騎士還會面對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是視線運用。駕駛電單車時,車輛往往會跟著騎士的視線方向前行,因此打八字時切勿四處張望。我們建議騎士可以在左右彎的入彎位置附近各找一樣物件,如燈柱、欄杆或垃圾桶等,作為視線集中的地方,這樣自然能引領車輛到達正確的入彎位置轉彎。入彎後,則要盡快將視線轉移至另一側的入彎位,令車輛能以最佳角度出彎,並向另一側入彎位前進。有些騎士會因為緊張而望地下,這樣做會令車輛不知不覺地偏離了原定路線,要扭軚救車事小,撞壆或失平衡事大。要強迫自己望得遠些,車輛也會平衡得好些。 對準場地正中心 平均分配左右彎空間 騎士的另一個困難是左右兩個彎的大小不平均,轉其中一個彎時佔用過多空間,導致另一側遲入彎,甚至沒有足夠空間轉彎。這點同樣受場地佈局影響,建議考生先觀察考場,並大致將整個打八字的空間分為上下左右四份,中間的相交點便是考場的正中心。緊記這個位置,每次轉彎後都要拉將車輛帶回這個位置,而穿過這點後便要開始轉下一個彎,這樣就能確保每個彎都有相若且充足的空間完成。 固定下身放鬆上身 勿貿然扭大油或重煞 還有油門和尾煞的配合和運用。每架車的油門和尾煞靈敏度都不盡相同,騎士應先在平地感受一下其反應,打八字時盡量以平順方式調整油門和腳煞,切勿貿然扭大油或重煞,以免失去平衡。同時扭油和踩尾煞亦會增加操控車輛失控的風險,如非必要,我們不建議這樣做。另外,打八字時雙腿要夾緊油缸或撐開以固定好身體,而上半身和雙手則可以放鬆,不要過份用力握緊油門,否則很容易扭油扭到「窒下窒下」。 打八字易疲勞 戴好護具適時休息 最後提提大家,新手學習打八字失平衡在所難免,但毋須過份緊張,只要不斷調整和練習,技術自然會提升。騎士最好配戴好護肘和護膝才開始練習,就算不幸跌車也能保護自己。此外,打八字需要高度集中和運用到全身肌肉,長時間連續練習難免感到疲勞,肌肉亦會變得繃緊,影響到打八字的表現,因此記得適時休息,亦可以先走走考試路線放鬆一下,之後才回到打八字場地再繼續練習。 頭盔王祝各位學神揸車四平八穩,路試一擊即中!成功考牌記得帶同成績單蒞臨店舖,我們會送你一對P牌致以祝賀,希望頭盔王能與你一同分享成功考牌的喜悅,日後在電單車世界遇到任何困難,我們也能成為你一路上的好夥伴。 建議購物清單 TBC KNEE AND ELBOW PADS SET 延伸閱讀 如何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新手學車衣著/裝備注意事項! -
【26你要知】雨季出車前必睇!打水戰前做足準備,落雨又有咩好怕喎!
天氣是所有電單車騎士都必須面對的敵人,冬天會怕凍,夏天又怕熱怕曬,更怕打風落雨。有些師兄師姐會選擇不在雨天駕駛,但也有風雨不改的勇士。「打水戰」是否安全,視乎騎士有否適合的裝備,以及良好的駕駛技術。做齊以下幾點,不保證你能全程滴水不沾,但至少應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下雨天易跣胎 開車前先檢查胎紋 為了自己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理論上每次出車前,都應小心檢查車輛狀態,確保適合駕駛。當然,真正會這樣做的人並不多,但是在雨天,開車前的檢查便變得特別重要,其中輪胎和制動系統的狀態要特別留意。 先說說輪胎,由於濕滑的地面會減低輪胎咬地性能,車主必須確保輪胎有足夠胎紋,避免駕駛期間跣胎引致意外。一般輪胎上會有標記,提示車主輪胎的損耗情況,若胎紋不足,便應到車房更換新胎後,才繼續駕駛。如果經常在雨天駕駛的騎士,換胎時亦可選擇較咬地的雨胎,提升駕駛安全。 除了胎紋,騎士還要留意胎壓是否充足,若胎壓過低便應到油站打胎氣。不同車款的前後輪均有不同的建議胎壓,騎士應按照車主手冊上的指示打胎氣。胎壓過高或過低均不利行車安全,過高會減少輪胎與地面接觸面,削弱其抓地性能;過低則會令輪胎支撐度不足,加速輪胎損耗,亦會導致轉彎時不順暢,甚至傷及車鈴(輪圈)。 檢查制動系統 確保雨天同樣「夠收」 良好的制動系統在雨天駕駛時亦十分重要。濕滑的地面會減低車胎和地面的摩擦力,因此煞車時間亦會相應延長。騎士開車前要再三檢查前後煞車掣是否運作正常及「夠收」,平時亦要定期檢查煞車皮、煞車油、煞車碟和卡鉗的狀態,適時保養及更換,確保整個制動系統均處於最佳狀態。如發現「唔夠收」,亦可考慮升級更高效能的煞車皮,令制動時反應更快。 「打水戰」必備雨褸 抗水壓及透濕均須兼顧 若確定車輛適合在雨天駕駛,再來便是騎士身上的裝備了。最直接的當然是雨褸,一件良好的雨褸和雨褲應同時有效抗水壓和透濕,讓騎士穿上後不會濕身,同時亦感到舒適。所謂抗水壓,即是抵擋大雨的防水效果,一般以mmH2O為單位。一般下雨的水壓約為3000至5000mmH2O,而消防員救火用的水柱,則約為10,000mmH2O。因此,雨褸的抗水壓若達10,000mmH2O,已足以抵擋大部分情況的大雨。當然,在黑雨等極端天氣下駕駛數個小時,就算有再強勁的雨褸亦難免濕身。 選擇雨褸的另一個指標是透濕度,意指身體產生的汗水與蒸氣能否從衣物的布料排走,一般以g/㎡/24h為單位,數字越高,排汗透濕性能越好。像是以PVC膠製成的雨褸,甚至是臨時擋雨用的垃圾膠袋,固然能防水,但透濕度就很差,不消一會,外面的雨水還沒滲進來,身體已焗至出汗,蒸氣也在雨褸或垃圾膠袋內部凝結,形成倒汗水,帶來不適感。因此,一件達10,000g/㎡/24h高透濕度的雨褸就像自己會呼吸一樣,能時刻讓騎士保持乾爽。 「一件頭」「兩件頭」各有優點 著雨褲緊記攝衫 一般供騎士使用的雨褸有分「一件頭」和「兩件頭」。一件頭雨褸的設計像是斗篷,一般較為長身,能覆蓋腿部,穿著和脫下都較方便。不過,由於一件頭的下擺像是長裙一樣,騎士雙腳的活動範圍或會受到限制,因此一件頭通常較適合駕駛綿羊仔的騎士,揸棍波車則未必適用。 至於兩件頭雨衣則由一件較短身的雨褸和一條雨褲組成,包覆更貼身和全面,穿著後活動度較高,擋雨效果亦更佳。不過兩件頭穿著起來較為麻煩,特別是雨褲,往往需要預先穿好,若駕駛途中下雨,要在路邊穿著雨褲,會頗為狼狽。另外,騎士穿雨褲時要留意,外衣需要先攝在雨褲內,再穿上雨褸,才能達致最佳防水效果,否則雨水仍有機會滲進外衣。 防水手套保護雙手 鮮豔顏色增辨識度 除了雨褸,防水手套亦是打水戰的重要裝備。大多數騎士日常使用的手套都不防水,一旦下雨便會濕透,除了帶來不適感,亦會影響操作軚盤時的手感。有些騎士則選擇在下雨時不戴手套,但天雨路滑,發生意外的機會亦隨之增加,既然平時也會戴手套,雨天又怎能不戴呢?防水手套不但能保護雙手,減少意外時的損傷,也可以提升操作車輛時的手感,各位騎士不妨花點錢多買一對防水手套傍身。 購買雨褸和防水手套時,騎士也可以從顏色和款式著手,提升駕駛安全度。大雨下能見度會降低,加上電單車本身在馬路上的辨識度亦不及其他車輛,如選擇鮮色甚至螢光色的雨褸,則可提升騎士的辨識度,讓其他道路使用者較易看見騎士,避免其他車輛太過接近。 頭盔風鏡宜半掩 既擋雨又防起霧 大雨下路面能見度下降,亦為騎士打水戰帶來風險。雨水落在頭盔上,往往會在風鏡表面停留積聚,令騎士視野受阻。騎士可在風鏡表面噴上防水噴霧,讓雨水自然流走,使風鏡時刻保持視野清晰。此外,風鏡在雨天特別容易因內外溫差大而起霧,建議騎士下雨時可以將風鏡半掩,既能遮擋打向面上的雨水,也能避免因緊閉風鏡而導致起霧。騎士亦可使用風鏡防霧片或防霧噴霧,減少霧氣對視線的影響。 垂直過彎增抓地力 小心渠蓋避免跣胎 雨天在路面駕駛時亦要特別留神。正如上文所述,雨水會令煞車距離拉長,騎士應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一旦要緊急煞車時,亦有足夠空間將車輛煞停。此外,由於車胎在雨天時的抓地力度較弱,過彎時應避免將車輛壓至太低角度,以免失去平衡「派車」,較安全做法是收慢車速,盡量令車身垂直、穩定地轉彎,確保車胎抓緊地面。此外,路面上的渠蓋、標誌等位置特別濕滑,容易跣胎,騎士宜避免直接在這些表面上駛過。部分路面表面或有坑洞,連同路邊都可能會有積水,騎士亦應避免直接駛過。由於路面的能見度較平時低,行車時務必多察看周圍路況,轉線時亦切記預早打燈提示其他道路使用者,以策安全。 雨後應檢查愛車 須適時保養鏈條 雨天駕駛電單車始終有一定風險,騎士要量力而為,若天氣太過惡劣便不要駕駛,忍忍手才能長揸長有。下雨後同樣要再次檢查車輛,特別是要注意鏈條保養,如鏈油已被洗走,或者鏈條已生鏽,便要適時洗鏈及上鏈油,確保鏈條處於良好狀態。 建議購物清單 YAMASHIRO MOTORSAMURAI 高規格騎士雨衣 REV'IT KINETIC 騎士短版夏季防水手套 DEGNER 防水雨靴鞋套 T-FENCE VISOR RAIN BREAKER 50ML T-FENCE 防霧噴霧 50ml YAMASHIRO Extra TAC 防霧貼 MUC-OFF 摩托車全天候鏈條潤滑油 400ML #637 MUC-OFF 黑色鏈刷 #350 MUCCHABUR 延伸閱讀 【新手上路】風起了!風季必睇電單車防風指引 你是否從沒關心過你愛車上的鏈條?電單車手必讀鏈條清潔/保養大全! 輪胎保養知識大全!一篇文教識你所有輪胎相關應備知識! 電單車煞車操控基礎知識—到底幾時要用前煞車?後煞車又要幾時用? -
【新手上路】未出車先跌錢?嚴選新車落地必買配件,大大提升出車體驗!
買車是騎士正式進入電單車世界的第一步,幾經辛苦終於考獲車牌,精挑細選下買下了人生首架電單車,那種初戀般既興奮又緊張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但是像拍拖一樣,伴侶帶來的除了是愛意和快樂,伴隨的還有責任。要做個負責任的車主,好好照顧愛車,適當的裝備和配件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讓你們的路走得更長久。今日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新車落地必買的配件,日後有朋友買車,記得提醒他們買齊這些配件,保護愛車之餘亦提升行車安全。 PK膠保護愛車 跌車時減車身損傷 揸兩轆最怕就是跌車,除了人會受傷,愛車也難免會有損傷,車身外殻刮花尚且可以更換,萬一傷及引擎,維修工序就複雜得多。因此,對新手而言,PK膠(防摔膠)或護架可說是不可或缺的保護配件,一旦不幸跌車,也能減少車輛的損傷。 PK膠由一對圓柱狀或球形橡膠,加上一條貫穿車身的中軸組成,可以安裝在車身近前叉、引擎或尾擔等位置。當車輛倒地時,PK膠便會成為著地的首個受力點,避免了車身直接與地面摩擦。由於PK膠的體積較小,安裝後對車輛外觀影響不大,但作為著地時唯一受力點,只能為車輛提供有限保護,若跌車時車速太快或落地角度不合適,仍有可能損及車身。另外要注意,PK膠以橡膠製成,跌車時有機會被磨走,當PK膠突出於車身的部分變短後,便可能需要替換,以維持其保護效果。 護架剛性更強 保護更全面 若想得到更全面的保護,可以考慮安裝護架。護架以金屬製成﹐剛性更強,亦能大範圍包覆車身,避免跌車時傷及車身。大家學車時租用的車輛,大多都裝有護架。不過,由於加裝了金屬條在車身外圍,車輛的外觀難免受影響,突出的部分亦可能令車身變闊和變重。騎士可按照駕駛習慣和需要,選擇合適的保護部件,在外觀和保護性能方面取得平衡。 裝車cam保平安 首選夜視功能佳 所謂「有圖有真相」,有片自然能更接近真相,當不幸發生交通意外或行車期間出現事故時,一條車cam片段隨時能成為你免責的關鍵證據,也能避免與其他道路使用者口同鼻拗的尷尬局面,因此車cam實在不能不安裝。 一部性能良好的行車紀錄儀,應在燈光昏的晚上或雨天時,也能清楚拍攝路況,以及前後車的車牌。安裝鏡頭位置亦要留意,應避免選擇震動太大或容易被車身其他部位碰到的位置,以免影響拍攝質素。車cam的主機應盡量避免沾水,以增加使用壽命,如放在座位下便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由於電單車的電池容量有限,車cam應接駁匙火而非長火,即著車時車cam才會啟動,熄匙時車cam亦會同時斷電,以免泊車期間車輛電池被車cam耗盡,之後無法著車。由於安裝車cam涉及取電及走線,建議到可靠的車房,請師傅代為安裝,確保安全。 運動攝錄機限制多 充當車cam要諗清楚 部分騎士會選擇在頭盔加裝GoPro或Insta360等運動攝錄機當作車cam。運動攝錄機的拍攝質素當然毋庸置擬,但礙於拍攝角度限制,單靠一部運動攝錄機,未必能同時兼顧前後。這類運動攝錄機亦未必設有循環錄影功能,即在SD卡容量爆滿後,自動刪除最舊的片段,以騰出空間繼續錄影,若未及時定期清理舊片段,很可能會在騎士不知情下,於行車中途停止錄影。另外亦要留意電池續航力,一般運動攝錄機頂多只能連續錄影一至兩小時,在高溫下電池續航力或會進一步下跌,若要長時間出車,便可能要攜帶後備電池替換。 車冚防塵擋污漬 可按車款揀尺寸 要好好保護愛車,一個合身的車冚當然不能或缺。並非每名騎士都能為愛車找到一個室內泊車位,若泊在戶外而不使用車冚,雨天時車身便會直接受到雨水沖刷,鏈條等金屬部件亦會加速生鏽。即使是晴天,如果沒有車冚的保護,戶外的落葉、雜物,甚至是大家最討厭的鳥糞,都隨時會掉落在車身,弄污愛車。而在室內泊車,我們也建議蓋上車冚防塵,保持車輛乾淨。不過遇上颱風,就記得不要落車冚,以免增加跌車風險。 衣服有分尺碼,車冚同樣有分大小。騎士應按照車款的不同,以及有否加裝尾箱,選擇合適尺寸的車冚。不同品牌的車冚所採用的物料和厚度也有分別,薄冚較方便收納和攜帶,而厚冚的防水效能則較佳,騎士可按自己需要揀選。如不清楚自己的愛車適用的車冚尺寸和款式,也可以向店舖職員查詢。 泊車安全第一 裝齊碟鎖GPS萬無一失 在馬路上行車固然是安全第一,在骨位或停車場泊車,同樣要注意安全,做足防盜措施,以免愛車被不法之徒偷走。鎖具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盜工具,騎士可為愛車裝上碟鎖,在停車場更可使用鎖鏈加強保安。賊人一般取易不取難,看到這些鎖具,自然會卻步。部分碟鎖更設有警報裝置,被移動時便會自動響鬧,進一步加強保安。為免冒失的騎士忘記解鎖便開車,令煞車碟受損,我們亦建議選擇顏色鮮豔的碟鎖,以提升辨識度,使用時亦裝上提示繩,穿在手把上,下次出車時便自然會記得解鎖。 除鎖具外,騎士還可使用GPS追蹤器加強保安,一旦愛車被偷走,利用手機應用程式也能追蹤到車輛所在位置,增加找回車輛的機會。早前便有電單車youtuber的座駕在市區被盜,幸好車輛裝上了GPS追蹤器,最終在石崗找回愛車,避免了損失。安裝GPS追蹤裝置就像買保險一樣,平時未必用得著,但遇上突發事件時便能大派用場,各位騎士不妨考慮。 頭盔方面,如騎士不想隨身攜帶頭盔,又未有安裝尾箱,便可以選擇配備鎖具,將頭盔鎖在車輛,以防賊人偷走。供頭盔上鎖的鎖具種類繁多,各有優點,如星星鎖較為慳位,而數字鎖則毋須額外攜帶鎖匙,騎士可按個人喜好購買。 置物網易裝拆 後座變身載貨空間 電單車的置物空間本身就有限,但很多騎士,尤其是啡呤車車主,都會擔心安裝尾箱會影響車輛外觀,令愛車近乎沒有置物或載貨能力。我們建議騎士在新車落地時購買一個置物網,既能增添一定置物空間,不需要時又能將它拆走,維持愛車有型的外觀,一舉兩得。置物網具有彈性,配合數個掛鈎繫在車身不同位置,即可將不同尺寸的物件牢牢繫在後座位置。不過,置物網用久了會逐漸被拉鬆和失去彈性,因此要不時檢查置物網的狀態,當變舊了便要考慮更換一個新的,以免物件在行車期間飛脫。 手機架宜裝減震配件 免損壞鏡頭 新手上路不熟路,日常通勤、出入油站,以至尋找骨位泊車,在鬧市中穿梭很容易行錯路,往往需要導航系統的輔助。裝上手機架後,手機便能安放在車頭,方便駕駛時能兼顧路面情況和導航指示,以正確路線到達目的地。手機架有不同的安裝和固定方式,常見的可安裝在手把、三角台或倒後鏡等,騎士可視乎車種選擇。騎士亦要留意手機架的避震性能是否良好,如有需要可以加裝減震配件,以免手機鏡頭因行車時路面顛簸而被震動至故障。有些手機架亦可加裝無線充電配件,一邊行車一邊為手機充電,使用時更方便。 藍牙耳機功能廣 一人聽歌多人對話 最後是頭盔藍牙耳機,老實說這並非必需品,但我們還是十分建議新手騎士安裝藍牙耳機。騎士可利用語音功能收聽導航指示,減少因觀看地圖而分心的機會,提升駕駛安全。同時,藍牙耳機也能為騎士駕駛時提供娛樂,獨自出車時可以聽音樂或收聽電台解悶,與車友一同出車時,更可連接即時通訊軟件,駕駛時保持對話,吹水閒聊之餘也能互相提醒路面情況,提升駕駛安全。 即時通訊的效能往往取決於藍牙耳機接收和發出訊號的穩定程度,因此選擇性能良好、連線距離較遠的藍牙耳機十分重要。一些較高階的藍牙耳機會採用動態網絡通訊(DMC) ,讓多部藍牙設備互相連接,接收亦更快更穩定,解決了以往出車時前後車距離一旦拉遠,藍牙設備便會斷線的問題。此外,由於頭盔會受日曬兩淋,頭盔藍牙耳機同樣要具備良好的防水性能,確保在雨天亦能正常使用,不會因入水而故障。 建議購物清單 寶麗萊POLAROID 蜂鷹MS295WG 行車記錄儀 RED-K 電單車車冚(沒有尾箱) KOVIX KNX6 警報碟鎖 KOVIX KC002 提示繩 SAFEMAN SM00001 星星威也鎖 DAYTONA 73257 車尾置物彈力網 II SIZE L QUADLOCK配件 - 支架 QUADLOCK配件 - 支架配件 CARDO PACKTALK EDGE JBL PK膠、護架及GPS等配件及安裝服務,歡迎直接向我們查詢 延伸閱讀 新車落地必裝實用配件Top 7介紹!新車車主必睇! 【新手上路】風起了!風季必睇電單車防風指引 電單車防盜攻略 邊個話波車置物機能一定輸比綿羊?八招教你增加波車置物空間! -
【26你要知】風起了!風季必睇電單車防風指引
香港每年都會受到熱帶氣旋吹襲,遇上打風季節,無法出車事小,愛車在外面受盡風吹雨打,更隨時不敵強風翻側,這才最叫人擔心。如何在打風期間妥善停泊電單車,是每位車主都必須知道的事。頭盔王今日就為大家解答這道「年經」問題,下次打風再有師兄師姐問點泊車,唔使用劍嘅,掟返呢篇防風指引出嚟就搞掂! 打風泊車首選:室內停車場 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問題嚴重,對兩轆騎士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得到一個室內月租車位,給愛車一個安樂窩。如果本身已有室內月租車位,當然只需泊回平常的車位,即使外面風大雨大,都與你和你的愛車無關。不過,要留意車位是否屬當風位,可能需要稍微調整泊車角度,避免猛烈陣風從側面將愛車吹翻。 另外要留意,如果停車場位於低窪地區的地庫,則要小心停車場會否有水浸風險。2017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港時,杏花邨停車場被海水淹沒的畫面,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風暴潮和大浪會令海水倒灌至岸邊,造成水浸,若停車場入口正好位於近岸,海水便有機會進入停車場內,損壞汽車。如果你的車位屬於這種情況,風暴期間或許要另覓地方停泊,否則隨時做了「海底奇兵」——肥仔一跌落渠就連電單車都失去! 暫放室內停車場 小小花費大大保障 當然不是人人都這麼幸運,擁有室內月租車位,騎士可以考慮以日泊或時租形式,將愛車暫時停放在室內停車場,直至風暴過去。各個停車場對停泊電單車的安排不一,有些會設有電單車專用泊位,有些則與私家車位共用,有些則沒有劃位,讓電單車停泊在車場的角落。收費方面,部分設有電單車專用收費,較私家車收費便宜,部分則與私家車收費相同;而政府停車場一般以日泊方式收費,較為划算。小小花費大大保障,泊車費再貴,都不及跌車後的維修費用貴,各位車主請自行衡量。 頭盔王整合了在車界流傳、部分可供電單車停泊的停車場資料,製作成地圖,歡迎各位騎士參考。惟停車場安排和收費或會有變動,建議騎士前往停泊前先致電停車場確認,以免白走一趟。 電單車停車場泊車地圖 做個負責任車主 戶外泊車勿落車冚 重要的事要講三次:如迫不得已要將愛車停泊在戶外,請不要落車冚!不要落車冚!絕對不要落車冚!有些車主不想愛車被雨水沾濕,因此套上車冚,結果好心做壞事。是的,你的愛車滴水不沾,但卻被強風吹至親吻大地,得不償失。在強風下,車冚就好像降落傘般,將風力集中在一點,當刮起猛烈陣風時,力度便足以將車輛推倒。相反,如果沒有車冚,風力分散在車身不同位置,較難將車輛吹翻。特別是將愛車停泊在骨位的騎士,請做個負責任的車主,打風時絕不要落車冚,本身落了車冚的也要收起,一旦車輛倒下,損失的不但是你自己,更會殃及旁邊的車輛。 遠離岸邊當風位 右側靠牆增加支撐 在戶外選擇停泊地點,大原則是遠離岸邊和避開當風位置。岸邊因沒有建築物遮擋,風勢一般較大,加上海水有機會倒灌上岸,因為並非泊車的理想位置。若泊在後巷,也要小心是否屬當風位置。市區即使風勢相對平靜,一些橫街窄巷也有機會因「風洞效應」而刮起強勁的陣,威脅車輛安全。 我們建議車主選擇車身右側靠牆或欄杆位置擺放。電單車左側有側架支撐,車輛向左吹翻機會甚微;右側因沒有支撐,一旦強風從車輛的左邊吹來,便很容易將車輛向右吹翻。因此,當車身右側有牆身或欄杆支撐,即使愛車被吹倒,也只會靠在牆上或欄杆上,而不至於整架車「瞓低」,減少損傷。 停車鎖軚入一波 側架較大架更穩陣 至於應否落大架,坊間各有說法,我們認為落側架比大架更穩陣。雖然大架能將車身企直,但車輛重心亦會同時升高,加上落大架後雙輪離地,整架車只餘大架兩個支點固定。如果只落側架,車輪加上側架有三個支點固定,只要停車時鎖軚和入一波,確保頭輪不能隨意移動,便足以固定車身。 泊骨位有風險 有車瞓低隨時攬炒 骨位是不少騎士平時泊車的首選,既合法又免費。不過,打風期間泊在骨位會有一定風險。每次打風,各大電單車群組老是常出現的,就是各區電單車瞓低咗的災情!正如上文所述,只要遇到一個「唔生性」落了車冚的車主,一旦有車被吹倒,隨時會骨牌式推倒旁邊所有車輛,即使自己為愛車做足防風措施,也難逃一劫。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與其冒險攝入骨位,不如另覓安全的泊車地點吧! 風暴後勿心急 開車前小心檢查 不少騎士在風暴過後要趕上班,或是急不及待出車,忽略了適當的檢查和保養。由於車輛可能被雨水淋濕,開車前記得先檢查車身、引擎和各項電子設備是否運作正常;亦要檢查鏈條狀況,視乎情況洗鏈及上鏈油。 最後提提大家,在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駕駛,車輛未必受保,而突如其來的側風亦可能吹動甚至吹翻行駛中的車輛,釀成車禍。因此打風期間,建議各位騎士還是安坐家中避風,若是真的兩轆癮起,就到頭盔王網店購物,為風雨過後的旅程做好準備吧! 延伸閱讀 你是否從沒關心過你愛車上的鏈條?電單車手必讀鏈條清潔/保養大全! -
【新手上路】買電單車/電單車新手必睇!一篇文教你睇明新車規格表!
買車是人生大事,相信大家在買車前都會在網上搜尋許多資訊。在各大車廠、媒體的網站上,許多時都會公布電單車的規格和數據,其實呢張規格數據表,會提供你非常多的資訊供你側面評斷這部電單車是否符合你的需要。今日就等頭盔王黎教教大家,如何睇明新車規格表,從而更有效率地選擇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電單車啦!如果身邊有準備買車的朋友,記得share這篇文章比佢啦! 車體尺寸/重量 首先,新車規格表上一定會有的資訊包括車長、車寬、軸距和車重等車體尺寸相關數據。車長和車寬,主要會影響一部電單車的靈活性,以及尋找適當停車位的難易度。另外,車體較寬的電單車,即使座高不高,騎士的雙腳也會較難觸碰到地面。 至於軸距和車重方面,這兩個數字則主要會影響一部電單車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軸距愈短的電單車,迴轉半徑愈小,在彎道中的反應也會更加靈活。而長軸距的電單車,直線時的穩定性會愈好,各有優缺。至於車重方面,車重愈重,在停車、牽動車子時,騎士所需要花費的力量自會更大。車重較高的電單車,在長直線巡航時,穩定性會更佳,也較不容易受到側風影響,行駛如:青馬幹線、汀九橋等路段時或許會有較明顯的差異。車重輕的好處則非常顯而易見,除了騎士較容易移動電單車,操駕感受也會相對靈活。 引擎(氣缸數/排氣量) 在引擎形式方面,有三個各位可以在購車前注意的重點,一是引擎的氣缸數,也就是俗稱的單缸車、四缸車中所指的那個「缸」。有關氣缸數對電單車調性影響和差異,可參考頭盔王早前推出的這篇文章,裡面有更詳細、完整的介紹。 第二個可以注意的重點是一部電單車的排氣量,排氣量愈大,背後通常代表了這部電單車的馬力、售價、維修保養等費用都會較高。在外國,通常排氣量愈高,電單車相關的徵稅也會愈高,但香港未有類似規定。然而,如果對馬力、性能沒有特別追求,在香港一般中量級距排氣量(700c.c.)以下的車款便已算相當夠用。 馬力輸出 誠如上文所言,馬力輸出通常會隨著排氣量愈高而提升,但這也並非絕對。像大羊車款的排氣量即使較大,但因為車廠對引擎的調較、對該車型的定位、以及傳動形式等諸多差異,馬力上可能還是會較排氣量較小的波車來得小。而跑車車型因為定位在重視性能,因此馬力輸出通常會較大。馬力輸出較大背後,意味著騎士操駕電單車的難度也會較高,對油門控制的細膩度等也會更高。 另外,大家除了可以規格表上的最大馬力外,也可以注意最大馬力要在多高的轉速才會完全展現。像跑車車款雖然最大馬力會較高,但通常也需要在較高的轉速才會完全釋放,而在一般道路上有沒有辦法達到高轉速來維持高馬力輸出,其實有一定疑問。街車車款的最大馬力雖然可能較低,但也通常會在較低轉速便能達成,或許更適合香港的道路環境。因此,各位在購車時也不必追求馬力愈大愈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馬力和排氣量級距的車款,可讓你在持有電單車和電單車這個興趣上的經濟負擔來得更沒壓力。 扭力輸出 不少騎士都聽過,也能理解「馬力」的概念,也就是馬力愈大,電單車愈快。但許多騎士就能「扭力」這一概念不太熟悉。簡單來說,扭力愈大的引擎,可以牽動起愈大重量的物體(不論是電單車本身還是電單車所載的貨物)。扭力愈大,且在愈低轉速便能達到最大扭力的車款,起步時的力度和加速度便會愈好。以市場走走停停的用路環境來說,想達到起步有力、騎乘輕快的輕快感,有時候扭力反而比馬力更加重要。部分車款因為引擎調較不論馬力還是扭力都集中在高轉速域,在市區頻繁起步時反而會感到電單車的動力輸出不足,正是由於低轉扭力貧乏所致。一般來說,以街道騎乘為主要訴求和設計方向的街車,扭力輸出高原都會較早出現。 座高 對於新手騎士來說,「座高」一詞也許聽起來比較陌生,但其實座高的意思就是電單車座椅,距離地面的高度。一般來說座高會以mm作單位計算,頭盔王在此簡略地給大家一個參考值,大約在780mm以下的車款,都可以算是座高相對/尚算親民。要注意的是,座高低通常能代表雙腳能容易碰到地面,但這並非絕對,像採用大羊,以及採用三缸、四缸引擎的車款,通常車寬會較寬,騎士雙腳會更難碰到地面。因此,規格表上的座高可以作為你一個雙腳是否能觸碰地面的快速參考,但並非絕對。 前懸吊(避震) 最後,一部電單車採用的懸吊形式也會對電單車的調性有一定影響,更反映出車廠對該車的定位。市面上的車款主要採用正立式懸吊和倒立式懸吊,分別俗稱正叉和倒叉。倒叉由於相對正叉在剛性和簧下重量上都有優勢,因此通常會被性能、運動車款採用,但因為結構較複雜,反映在車價和維修保養上的費用也會較高。 延伸閱讀:新車電控睇到眼都花?一篇文教你睇明電單車電控系統有何作用和差異!一篇文教你挑選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想日日渣跑車番工番學要有咩心理準備?身高對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
【車手防具】頭盔size唔岩原來會影響頭盔嘅保護性?頭盔王教你選擇最適合自己頭盔尺寸的最佳方法!
很多車友在選擇頭盔時,都會先考慮頭盔的外觀、安全性(頭盔安全規格相關介紹文章)、功能性等等眾多因素,而其中一個買頭盔時非常重要的因素,往往都會被忽略,那就是頭盔的尺寸!然而,頭盔的尺寸,其實關乎到你戴上頭盔後的舒適性,以及最重要的就是頭盔的安全性。想知道點先叫正確嘅頭盔尺寸?今日的文章你絕不可錯過! 選擇正確頭盔尺寸的重要性 戴上頭盔尺寸過小的頭盔,有可能會令你產生頭暈、頭痛等情況,舒適度大打折扣之餘,更會影響行車時的專注力,造成行車安全相關問題。而頭盔尺寸過大,會影響到頭盔能夠給予你的安全性,最壞情況下,頭盔尺寸過大會讓你在發生意外時直接飛脫,有戴等於冇戴,又或是在撞擊時造成你頭頸部的二次傷害。因此不論頭盔尺寸太大還是太小,都會為你帶來行車安全相關問題。所以,買頭盔時絕不可忽略頭盔尺寸的重要性。 從頭圍挑選正確的頭盔尺寸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尺寸的頭盔呢?第一步我們可以從頭圍開始看起。頭圍的量度方式,是從前額眼眉上約兩指位置開始,將軟尺繞到後腦最後的位置,回到開始位置所得的便是你的頭圍。一般來說,各大頭盔品牌都會在官網上,公布不同頭圍所相對應應佩戴的頭盔尺寸。需要注意的是,各大品牌間的尺寸有所不同,假如你剛好想購入與原頭盔品牌不同的頭盔,以原頭盔品牌的尺寸直接購買另一品牌的相同尺寸並非良策。 挑選適合自己頭盔尺寸的最佳方法 要知道,兩個頭圍相同的人,頭型亦可以相差甚遠。而歐美人與亞洲人的頭型亦有不少差異。要買到最適合自己頭型的頭盔,最好的方法的就是到門市試戴。 在門市試戴頭盔時,第一樣你需要的是頭盔內襯是否有任何位置會產生壓迫感,雙耳、太陽穴、眼眉上方等位置都是需要多加確認的位置,因為這些位置受到壓迫後產生的不適感比其他位置都來得強烈。你可以嘗試的是試戴大一碼的頭盔,直到找到沒有緊迫、不適感的尺寸。 其次,你亦要確認頭盔內襯是否都能貼你的頭部,頭部與內襯之間並沒多餘空間存在。你亦可以嘗試搖擺頭部,假如頭盔會因擺動而滑落,說明了你應嘗試更小的頭盔尺寸。在門市試戴頭盔,絕對是挑選出最適合自己頭盔尺寸的唯一方法。 小結 如果你最近有購買頭盔的需要,頭盔王門市位於 旺角東安街43號地舖 有多個品牌的頭盔可供試戴,更有專業門市人員為你服務,一定能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頭盔!有需要的朋友,下次經過油尖旺不妨蒞臨頭盔王門市,頭盔王團隊隨時樂意為你服務! -
【新手買車】想買電單車唔知從何入手?或許你可以從引擎形式差異作為第一步考慮!
很多朋友剛考完電單車牌想買車,都不太知道應從何入手,最後只得從外觀入手。喜歡自己愛車的外觀當然十分重要,但了解它的內在也能讓你對自己人生的第一部車更加滿意。那麼問題就來了,電單車的機械結構如此複雜,應從何入手呢?頭盔王在此可以給出你一個答案:引擎形式。要知道一部電單車的引擎氣缸數對騎乘上的感受有非常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今日頭盔王就要為大家介紹單缸、雙缸、四缸等引擎有何特性和差異。假如你身邊有朋友在考慮購入新車,記得share今日的文章比佢啦! 單缸 單缸引擎是結構最簡單的引擎形式,簡單、暴力就是單缸引擎最大的特色。一般來說,單缸引擎的單缸引擎的扭力和動力從低轉開始便會開始釋放,加上因為結構簡單(維修、保養費用也就較低),引擎重量不高,因此單缸車款騎乘起來就是輕盈、爽快的感覺。單缸引擎通常會用於700c.c.或以下的車型,也因為單缸本身重量較輕的特性,不少越野車也會採用單缸形式。不過仍有部分如KTM 690 Duke等採用單缸引擎的運動街車,騎乘起來的快感也是吸引不少騎士。至於單缸引擎略為不足之處,在於其沒辦法延伸至較高轉速,而且高轉時引擎的震動也可能會讓騎士覺得不太舒適。 雙缸 雙缸引擎也就是具有兩個汽缸的引擎,透過不同的排列形式(並列、V型、水平對臥等),以及不同的點火順序等引擎調較,雙缸引擎的調性可以達到極大的多樣性。但以普遍來說,常見的「並列雙缸」引擎具有各方面表現均衡的特性,中低轉扭力飽滿,而相對單缸來說中高轉延伸性和馬力會較佳,因此許多街車、街跑都會運用並列雙缸引擎。而且相對單缸引擎,雙缸引擎運轉上也會較平順,震動較小。 而另外的一種雙缸排列形式是「V型雙缸」,V型雙缸引擎會根據引擎夾角的不同會具有不同的特性。一般來說引擎夾角愈小,引擎的低轉扭力輸出愈強,高轉輸出愈弱。而如果是90度夾角的V型雙缸引擎,性能上會非常瘋狂,低高轉都能保持扭力的輸出,配合高轉的動力延伸性,是不少性能迷的喜愛。但通常只能在部分價格高昂的性能車款上看到。 四缸 四缸引擎在電單車圈中,幾乎就是代表了「性能」。要知道目前MotoGP賽事中的所有工廠賽車都是用上了四缸引擎。為何四缸引擎幾乎會與性能掛鉤呢?這是因為四缸引擎的一大特性是高轉和動力延伸性極佳,在高轉速,甚至時超高轉速域時能釋放最大的馬力。但是,相對地,四缸引擎通常都會放棄了低轉的扭力和中低轉時的馬力,因此如果一般日常用路需求下也許反而讓騎士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四缸引擎通常會用上最適合在賽車場上釋放自我的純種跑車。除了令人熱血沸騰的動力,四缸引擎的聲浪也是讓不少車友趨之若騖的原因之一。但相對單雙缸引擎,四缸引擎的重量大、體積大、油耗高,而且維修保養費用也一般較單、雙缸引擎來得高。因此,雖然很多車友會推崇四缸車款,但也並非人人適合。 三缸 如果要簡單介紹三缸引擎的特性,那就是它平衡了雙缸和四缸引擎的特性。也就是說,三缸引擎彌補了四缸引擎在低轉扭力上的不足,而又具有比雙缸引擎更佳的動力延伸性。然而市面上運用三缸引擎的車款較少,市面上比較容易接觸到的有YAMAHA MT-09和TRIUMPH Street Triple兩部運動街車。 六缸 最後,也許很多熟悉電單車的車友也少見和少聽聞六缸引擎的存在。六缸引擎的最大特點在於「平順、穩定」。配置六缸引擎的車款重心會非常低而穩,加上從低轉到高轉都相當平順的馬力輸出和油門反應,駕馭起來太概只有舒服兩字可以形容。但由於六缸引擎極大的排氣量,通常只會運用在用作長途旅行的旅行車上,市面上仍有採用六缸引擎的車型,幾乎僅剩著名的旅行車代表HONDA Goldwing和BMW旗下的旅行旗艦K 1600。 小結 總結來說,引擎的形式很多程度上影響了一部電單車的「個性」。假如你能按自己的用車需求選擇最適合你的一部愛車,相信你一定能更加熱愛騎電單車這一件事。而每個引擎形式都有它的優、缺點,希望各位都你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延伸閱讀: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考完電單車牌的你必看!身高對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 -
【裝備保養】頭盔王教你如何令頭盔保持剛買時的新淨整潔!實用工具五分鐘洗完頭盔話你知!
頭盔對於一個鐵騎士黎講,除左係重要嘅防護裝備之外,更係一個彰顯騎士風格和愛好的重要工具。而一個防護性能充足、彩繪精美的頭盔,價格也往往所費不菲,如何讓頭盔更加持續耐用而又保持整潔亮麗,就要透過正確嘅保養同定期清潔達成。今日,頭盔王就要黎為大家介紹頭盔清潔保養的秘訣! 頭盔外觀保養 頭盔外殼清潔 事前準備:纖維軟而幼細的抹布、中性清潔劑、常溫水 首先,在頭盔外殼的部分,你可以準備一條專門用作清潔頭盔的,纖維軟而幼細的抹布、中性清潔劑和溫度適中的水。如果你只是想簡單清理外觀上的污跡,沒有打算清理內襯,可以在水盤中加入溫度適中的水和中性清潔劑混合,再將細纖維布放進水中,然後以抹布刷拭頭盔。 頭盔深層清潔/鏡片清潔 事前準備:幼細纖維布、中性清潔劑、常溫水、牙刷、水盤、風槍(如有) 如果你希望進行更加徹底的清潔,建議你可以先將內襯和鏡片先行拆除。你可以用溫度適中的水直接沖洗頭盔表面,加入適量的中性清潔劑,再加上牙刷輕輕刷除髒污,在進氣口等部分,牙刷會有助你更深入地清潔頭盔。鏡片的部分,則可將之浸泡於具中性清潔劑的水盤裡約五到十分鐘。假如你有風槍,也可用風槍清潔進氣口。 上述步驟完成後,你可以用細纖維布將鏡片抹乾,或直接將鏡片陰涼處陰乾,避免鏡片上出現任何刮痕。頭盔外殼的部分同樣可以用細纖維布之抹乾,但要避免過度出力而令頭盔金油層受傷。 頭盔清潔的更簡便選擇 事前準備:幼細纖維布、頭盔清潔噴霧 相對上述較複雜、仔細的濕洗步驟當然可以徹底地清潔頭盔,但對忙碌或是日日都要用車的香港人來說,可能就有些少費時失事。如果你想維持頭盔外觀清潔漂亮又不想花費太多功夫,市面上也有不少清潔噴霧可供選購。只要輕輕一噴再用細纖維布一抹,頭盔剛買時的光澤一秒重現!(請參考影片) 推薦商品:MOTUL MC Care M1 頭盔外殼及鏡片清潔噴霧TANXA Pit Gear 頭盔清潔噴霧 頭盔內部清潔 內襯濕洗 步驟:浸泡>清洗>陰乾 需時:連陰乾時間至少半日 頭盔內襯主要有兩個清理法,一是濕洗,二是乾洗。濕洗的部分,首先你可以將內襯拆除,再將內襯浸泡於含有中性清潔劑的常溫水盤中10-30分鐘(視乎你幾耐冇洗過)。浸泡後,可用手輕壓內襯的海綿,但最好保持溫柔的力度,避免海綿損壞。清洗過後,請將內襯放於陰涼處陰乾,避免晾曬和烘乾。 內襯乾洗 步驟:噴上乾洗清潔噴霧>用抹布擦拭 需時:五分鐘內 頭盔內襯長時間不清洗,裡面累積的汗水、細菌量絕對是相當可觀。但內襯只能濕洗又不能晾曬烘乾,相對頭盔外殼在清潔上更加麻煩,特別對每日都會用車的車友來說,更加難有等內襯陰乾的時間。如果你有相關煩惱,頭盔內襯乾洗噴霧對你來說會是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只需要一噴,一抹,便能輕鬆完成清洗(請參考影片),對於希望頭盔保持乾淨清潔的騎士來說極之實用。 推薦商品:MOTUL MC Care M2 頭盔內襯清潔噴霧T-FENCE 頭盔內襯乾洗清潔噴劑 延伸閱讀:頭盔種類好多種,到底應該點樣揀?頭盔種類優缺大分析!頭盔/騎士裝備安全規格認證大解析!DOT、ECE、JIS、SNELL到底邊個最安全?騎士手套選購全攻略!一篇文教識你如何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手套! -
【新手買車】女騎士電單車購車全攻略!選車四大原則&推薦車款一篇文話你知!
過去不少刻板印象認為電單車就是男生的玩物,但近年電單車市場入門級別選擇變多,社會風氣逐漸開明等種種因素,不少女騎士陸續加入鐵騎行列,讓電單車圈變得更多元化、更有活力。然而,部分新手女騎士礙於對電單車規格的知識,又或是身材上的限制,在購車時都會遇上不少疑問。為了讓各位女騎士都能更有效率地尋得自己生命中的愛車,頭盔王為大家整理出女騎士買車時可參考的四大原則和推薦車款,讓你選車時不再需要尋尋覓覓、苦無頭緒,可以更有系統地判斷一部電單車是否適合你的需要。馬上為你介紹女騎車選車時可參考的四大原則! 排氣量 在網上瀏覽資料,看著電單車的規格表時,對於電單車規格的知識相對不熟悉的騎士都會覺得苦無頭緒。如果你有相關問題的話,下次可以先從排氣量作參考。一般來說,排氣量愈大,車輛的馬力也會愈大,所需要的技術也就愈高。除此之外,排氣量愈大,通常車輛的車價也會愈高、車重也會愈重、維修保養費用(如:輪胎等消耗)也會愈高,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因此,假如你對電單車動力(馬力)沒有特別的需求和偏好,選擇一台排氣量在中低級距(排氣量在500c.c.以下)的電單車,便足夠讓你好好享受騎乘樂趣,又能玩得更加輕鬆。 操駕難度 如果你是個單純希望享受追風快感,但不希望花太多時間、精力在鑽研騎乘技術,或是希望騎乘電單車時能夠更加輕鬆、單純的話,一部電單車的操駕難度便應該在你購車的考慮範圍入。一部電單車的操駕難度會展現在很多方面,排氣量愈大,對油門操作的精準度便會更加要求。而一些採用四缸引擎的車款,動力高源要在較高轉速方會湧現,騎乘時要求騎士保持在較高轉速域,也會相對不易騎乘。相反,假如一部電單車的扭力和馬力在較低轉速便會完全展現(可從規格表上得知),操駕難度便通常較低。一般來說,採用單、雙缸引擎的車款,以及街車車款會比較符合這樣的特性。 騎乘舒適度 女騎士相對男騎士,對騎乘電單車時最明顯的影響或許在於身材通常相對嬌小,而力氣也較有限。如果你是一位希望騎乘電單車不會讓你帶來太大負擔的女騎士,在購車時可以選擇一台負擔較小的電單車,騎乘時的舒適度便會更高。騎乘舒適度主要可從三個面向探討,一:座高、二:車重、三:騎乘姿勢。首先,在座高的部分,座高愈低,意味著騎士雙腳愈容易著地,騎士停車時更容易立正電單車,安定感也就因此會愈好。其次,在車重方面,一部電單車車重愈輕,在停車、移動車輛時所需要花費的力氣就愈小,泊車時便更加輕鬆方便。最後,在騎乘姿勢方面,如果一部電單車的手把愈靠前和愈低,而腳踏高度愈高,也就是愈接近跑車的低趴騎乘姿勢,騎乘舒適度便會愈低。不過如果有需要,騎乘姿勢可以透過改裝進行微幅修正。 妥善率 妥善率的意思,是指車輛買入以後,多長時間會出現問題。妥善率愈高的車款,愈不容易出現問題,可預期的是保養維修費用會較低,不會花費太多心神去尋找車房等資源協助便可輕鬆擁有一部電單車。一般來說,歐系車廠的車款因為較不適應亞洲氣候等各方面原因,容易出現小問題,妥善率相對較低,車主需要花費較多氣力整理愛車。而日系車廠一般而言妥善率較高,即使遇到問題,維修保養也通常較為容易、費用較低,坊間也有較多資源可以協助。如果你不希望購車後需要花費太多心思在整理電單車上,日系車款的出品也許會是你更適合的選擇。 推薦車款一:HONDA Monkey 說完選車四大原則,讓我們來看一下有哪一些車款符合上述眾多條件。首先介紹的是外型相當可愛吸晴的HONDA Monkey。Monkey在車重上僅有104公斤,絕對是在芸芸電單車海中的羽量級代表。配合776mm的低座高,身材較嬌小的女騎士也可以無壓力地騎乘它。除了本身就相當復古、可愛的外觀,Monkey更有大量改裝品可供車主將它裝飾得更有個人風格,絕對是追求復古、可愛風格,又或者希望個人化改造愛車的女騎士的購車首選。 推薦車款二:YAMAHA R3 一般跑車排氣量大、馬力高、騎乘姿勢不親民、保養維修費高昂,讓擁有跑車成為一件幸福但也有不少負擔的事。如果想擁有跑車外觀,但又不想有太大負擔,可以怎麼選擇?街跑車款或許是你的選擇之一。YAMAHA R3擁有承襲跑車車系R1、R6的R DNA外觀,外型侵略而具運動感,但車重僅為171公斤,座高在780mm之譜,非常親民,是擁有跑車外觀但又不會負擔太大的好選擇。 推薦車款三:SUZUKI SV650 最後一款推薦給女騎士的車款是SUZUKI SV650。SV650的排氣量稍高,屬於中量級的車款,其車價合理,車重控制在200公斤以內,座高僅785mm,騎乘姿勢舒適,操駕難度低,非常適合尋找中量級車款的女騎士。除了上述優勢,SV650獨有的一鍵發動系統和低轉輔助系統,也能減少新手騎士上路操作失誤的機會,騎乘上更加安心、安全,而V型雙缸引擎在低轉時也能提供充沛扭力,日常騎乘更加輕鬆。即使排氣量屬中量級車款,但依然是一部非常適合新手騎士和女騎士的選擇。 延伸閱讀:一篇文教你挑選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想日日渣跑車番工番學要有咩心理準備?身高同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
【新手買車】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因為疫情,電單車喺香港反而變得愈來愈熱門。正好不少車廠近年均針對入門級別的車款推出不少車型,以吸引更多朋友加入電單車行列。早前,頭盔王曾經為大家整理出不少新手推薦車款。今日頭盔王就為大家統整出更多適合新手的電單車型號,其中包括日本、歐洲品牌,以及波車與綿羊的選擇俱備,睇完保證你絕不會錯過香港任何一部入門級別熱門電單車! 日系運動街車代表—YAMAHA MT-03 YAMAHA的街車車系MT系列可說是歷史悠久,經過多次改朝換代,多年來唯一不變的是MT-03依然是新手騎士熱門的入門選擇。憑著輕盈的車重(168kg)和親民的座高(780mm),MT-03一直受到香港新牌騎士的喜愛。最新改款的MT-03相較過往外型變得更加有個性,騎乘姿勢也略為變得更加運動取向,前叉也隨著運動化的定位,從正立式前叉升級成倒立式前叉,讓這一代的MT-03的操控性較過往變得更加強大。如果你正考慮入手一部運動街車,MT-03基本上一定會在你的考慮名單中。 番工番學好幫手—YAMAHA X-Max 接下來介紹的車款是一部300c.c.級距的大羊—YAMAHA X-Max。作為一部大羊,與波車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有車廂置物空間,空間機能可說是碾壓一般沒有安裝置物箱波車,番工番學要帶「架生」會較為方便。除此之外,X-Max的另一大優惠在於使用了YAMAHA當家名為Blue Core的新世代節能引擎,讓他的燃油效率較大部分大羊都來得更「慳油」,用作番工番學等通勤用途,長期累積可以為車主節省不少入油費。最新一代的X-Max更導入了中低排氣量級距電單車少見的TCS循跡防滑系統,讓安全性更得到保障,絕對會是你的番工番學好幫手。 同級唯一美式巡航車選擇—HONDA Rebel 500 近年香港不少娛樂圈中人都瘋迷美式巡航車款,讓美式巡航車的關注度上升不少。但哈雷、印第安等傳統美式巡航車品牌的價格不菲,產品線又多屬對新手較不友妹的大排量車款,想要入門美式巡航車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幸好,HONDA在2020年推出的這款Rebel 500,讓新手也能用較低的門檻擁有美式巡航車,讓各位剛入門的騎士多了一個新選擇之餘也可以「試試水溫」,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好這樣比較獨特的風格。美式巡航車一般座高較低,Rebel 500也不例外,座高僅690mm,身材較為纖細的騎士,或是對於雙腳不能完全著地有較大恐懼感的騎士,騎乘上會較其他車款更為安心。 輕量級綿羊首選—HONDA PCX 160 HONDA PCX自2009年推出以來一直是小排量綿羊中的標桿,憑著HONDA素向優良的品質和原廠大方的配備設定,在配備上相較同級綿羊優異不少,如:Keyless免鑰匙發動、循跡防滑系統等,都是相當實用的配備。而坊間流傳買HONDA即是買引擎的說法在PCX身上也能應驗,極度省油又不失馬力,絕對是輕量級綿羊首選。假如你購車主要用途是短途代步為主,PCX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熱血騎士最佳選擇—KAWASAKI Z400/Ninja 400 上文介紹了不少溫和、適合日常使用的車款,對於心中充滿激情和熱血的騎士來說,可能都覺得欠缺了點什麼。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也許你便應該多留意KAWASAKI所推出的Z400與Ninja 400。Z400是KAWASAKI的街車車款,Ninja 400則為有車殼的街跑車款,兩者動力均為同級最高的45匹,在10,000rpm方會完全湧現,喜歡大馬力、喜歡拉高轉速,在山路中進行小激情操駕的騎士絕不可錯過。 獨特優雅風格不二之選—HUSQVARNA Vitpilen 401 介紹完日系車廠的出品,怎可忽略歐洲車廠的介紹?HUSQVARNA起源自瑞典的品牌,而今天介紹的Vitpilen 401素來有「白箭」之稱。Vitpilen 401使用了同一集團KTM 390 Duke的車架和引擎,但車身經過重新設計,車身條線簡約俐落,富有北歐多年來傳承的簡約美感。要說它是運動街車嗎?倒也不是。要說它是復古街車嗎?也不完全是。只能說在Vitpilen 401一眾街車中,的確有其獨特而優雅的魅力。除了外觀設計是其一大賣點外,Vitpilen 401車上的懸吊、煞車系統都是大廠出品,幾乎可說是北歐精品。略為遺憾的是要駕馭這台白箭,座高和騎乘姿勢都會較其他街車略不友善。如果想入手歐系街車但又擔心太難駕馭,下一部介紹的車款也許會更適合你! 歐系街車風情—HUSQVARNA Svartpilen 250/401 最後一部為大家介紹的是HUSQVARNA Svartpilen 250/401。Svartpilen是剛才介紹過的Vitpilen的雙生車款,因此外型上略有相似之處。不同之處在於引擎的調較和騎乘姿勢的設定上,Svartpilen都會較Vitpilen來得容易上手和容易操駕。除此之外「黑箭」Svartpilen有提供更低排量的250c.c.版本可供選擇,讓入手歐系街車的門檻進一步下降。如果想感受一下歐系街車的獨特風情,Svartpilen會是一個你可以多嘗試、多了解的選擇。 延伸閱讀: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一)一篇文教你挑選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想日日渣跑車番工番學要有咩心理準備?身高同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電單車都有分自動波同棍波?買車時波車同綿羊應該點樣揀? -
【新手上路】電單車煞車操控基礎知識—到底幾時要用前煞車?後煞車又要幾時用?
電單車與私家車最大分別,在私家車上,輪船失去抓地力也許只是稍稍滑移,不一定會發生什麼事故。但是電單車只有兩輪著地,不論前輪還是後輪,只要其中一個輪胎失去抓地力,都有可能導致嚴重事故發展。而其中,正確的輪胎保養會是維持良好抓地力的關鍵。但是,即使輪胎得到正確保養,但是騎士的煞車操作不當,煞車力道未有正確分配,輪胎也有可能因此鎖死及失去抓地力而造成跌車。有見及此,關注你行車安全的頭盔王希望藉今天的機會,淺談電單車煞車操作的一些基礎知識。另外,你亦可以將今日的文章分享給所有你認識增進電單車騎乘知識的朋友,讓大家都能夠更安全地享受騎乘電單車的樂趣。 特別聲明:本篇文章內容主要為一般道路使用需求為主的騎士能夠在安全地享受駕駛電單車樂趣為目標,並非以競速為最終目標的進階騎乘技巧傳授。 前煞車使用時機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前煞,由於車體結構和物理原理的關系,前煞在「直線」煞車時的重要性相比後煞更為重要。在直線煞車時,前後煞車的比例最好是採用前7:後3的力量分配比例。尤其在緊急煞車時,千萬別只依靠後煞,只依靠後煞的煞車距離,將會比前後煞車並用的煞車距離長非常多,有時候是否發生憾事,就只差那麼一點點距離。許多新手騎士初上路,都會誤以為前輪負責轉向,應該盡量避免使用煞車,但假如是在一般平路、直路,這樣的觀念實在是大錯特錯!假如身邊朋友有直線煞車時只應該用後煞的錯誤觀念,記得一定要糾正一下! 後煞車使用時機 那麼,後煞車使用的時機又是什麼時候?答案是在彎中的時候。首先,我們必須知道,彎中煞車,應該是在你不得已的時候才要作出的舉動,正確的過彎方法,應該是在入彎前便先讓車速調整至適合的速度,然後入彎。電單車在過彎時的車身動態和環境其實相當複雜,胡亂煞車有可能導致車身動態失控或輪胎/避震超出極限而鎖死。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在彎中煞車的必要,請記得應以後煞為重。這是由於在過彎時,前輪會負擔較大的轉向壓力,使用前煞,有可能會讓前輪輪胎或前避震超出極限,導致鎖死,而前輪鎖死幾乎必然導致的後果就是車禍(除非你具備如火星人MM93般的騎乘技術)。即使沒有導致輪胎鎖死,彎中使用前煞也會使電單車車身回正,無法按原訂路線過彎,通常會令電單車衝往對面線,非常危險。因此,如果你真的需要在彎中煞車調整速度,請先使用後煞和盡量避免使用前煞。 波車特別注意事項 另外,渣波車的朋友,使用後煞車時,更應多注意力度上的掌握。因為波車的後煞車是以腳的力量驅動,而腳能施出的力量往往比手更大。相對起用手操控的前煞,使用後煞車時騎士更容易不小心使出「大力一腳」,令過大煞車的力度導致後煞車過強而鎖死後輪。雖然後輪鎖死打滑所衍生的行車安全風險較前輪鎖死略低一些,沒有前輪失控般可怕,但亦非每位騎士都可以控制到。最好的方法,還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學會注意和感受在不同車速、車況下應給予煞車多少力道,盡量避免任何煞車操作失誤,才是讓自己騎乘技術進行的上策。 上坡/落坡時的煞車操作 在山路、上落坡等較複雜的路況,電單車的重心和動態會更為複雜,更講求前後煞的配合,因此頭盔王在此比較沒有辦法直接給出如直路應以前7:後3般明確的煞車比例分配。但如果就上坡/落坡緊急煞車時的情況來說,上斜時,因此重心分配的關係,可以後煞為主導;而落斜時則相反,應以前煞為主導。 總結 最後,為大家稍稍總結電單車前煞車的操作知識。在直線煞車時,騎士應以前7:後3的比例給予煞車力度,而波車騎士可以特別注意自己使用後煞時腳的力度會否太大,慢慢學習調節力度。而在彎道時,騎士應盡量避免任何煞車動作,但如果有需要調節速度,請以後煞車調整,不應對前煞車進行任何干預。頭盔王煞車操作知道先到此告一段落,有興趣了解更多電單車正確操作知識的朋友,可以參考下面的延伸閱讀文章!如果身邊有剛加入電單車行向的朋友,也可以將相關文章分享給他們! 延伸閱讀:新手鐵騎初次跑山路注意事項全攻略!安全至上的你絕對不可錯過新手騎士看過來!波車新手常見五大失誤你中邊樣! -
【車手防具】最近想買頭盔的你看過來!香港熱門頭盔品牌/款式大盤點!
最近想買頭盔但眼見品牌眾多無從入手?頭盔王今日就為各位車友盤點來自歐洲、日本、台灣等多地的熱門頭盔品牌和款式,讓大家對各品牌都有一些基本認識,又有哪裡款式特別值得關注、參考。事不宜遲,馬上為你推薦第一個香港熱門頭盔品牌! SHOEI 要說香港最熱門的品牌,SHOEI絕對當之無愧。承襲日本人多年來對日本製產品的高品質堅持,SHOEI在佩戴的舒適性上素來受到香港車友們稱頌。除此之外,在頭盔造工品質上亦少見有任何瑕疵,細節如頭盔上彩繪的品質和穩定度等各方面,SHOEI的表現都相當優秀。假如你是個對頭盔品質、造工有極致的追求,SHOEI的產品相信不會讓你失望。至於熱門款式方面,無預算上限,追求極致性能的騎士可以選擇頂階款式X-14。而休閒、公路騎乘為主的騎士,則可選擇最近推出的新款休旅款式Z-8。半罩/開面頭盔方面,J-Cruise II會是最受歡迎的形式。 相關連結:SHOEI品牌產品總覽SHOEI X-14 產品總覽SHOEI Z-8 產品總覽 ARAI 另一個同樣以穩定品質著稱的熱門日本品牌是ARAI。ARAI這個品牌追求為騎士提供最極致的安全性,因為對安全性的堅持,ARAI出品的頭盔形狀和線條上都相對圓潤,這是為了在騎士不慎發生意外時,圓潤的頭盔形狀能最有效地將頭盔撞擊地面時產生的衝擊力分散,減少對騎士的傷害。ARAI的堅持,更是讓他們在2019年時獲得國際摩托車賽車協會(FIM)頒發FIM最高殊榮Nicolas Rodil del Valle大獎,這是FIM史上首次對騎士裝備品牌商頒發這樣的最高榮耀,證明該品牌對電單車騎士的人身安全所作出的貢獻。如果你也同樣追求最佳的安全性,ARAI熱門的RX7X會是你的不二之選。 相關連結:ARAI品牌產品總覽 SCORPION 要說近年發展得最快最積極的品牌,可謂非SCOPRION莫屬。貴為電單車最高賽事殿堂MotoGP冠軍車手Fabio Quartararo的贊助商,SCOPRION旗下產品的品質絕對同樣不容質疑。SCOPRION旗下產品多有採用獨家的充氣內襯技術,可以讓頭盔內襯永遠保持最佳的包覆性,為騎士帶來最佳的佩戴感受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旗下與MotoGP冠軍同款的頂階頭盔款式EXO-R1 Carbon、中階頭盔款式Exo-1400 Air等都多次被外國媒體評測為最具性價比(CP值)的頭盔款式,絕對是希望以較親民價格入手高質頭盔的騎士最佳品牌之選。 相關連結:SCORPION品牌產品總覽SCORPION EXO-R1 產品總覽SCORPION EXO-1400 Air 產品總覽 AGV 有關注MotoGP賽事的朋友對AGV這個意大利品牌一定不陌生,皆因該品牌多年來均為傳奇退役MotoGP車手Valentino Rossi (VR46) 的贊助商,為他推出了多款顏色吸晴顯眼、彩繪極具張力的經典彩繪,讓外觀上極度吸引的AGV頭盔成為不少車友的夢幻逸品。除了彩繪外,AGV旗下高階頭盔的設計新穎而大膽,性能方面亦十分出眾,都是AGV支持者愛用該牌的原因。AGV旗下K系列中的K1、K3、K6等多個頭盔型號均是旗下大熱款式。 相關連結:AGV品牌產品總覽 Nolan/X-lite Nolan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頭盔品牌,集團旗下的X-lite是以高性能作定位的子品牌。不論是Nolan還是X-lite的產品,所有頭盔產品從原料到生產製造,所有過程均在意大利本土製造,是貨真價實的意大利精品。相對其他歐系品牌,Nolan及X-lite的產品價格更加親民宜人,是以優良性價比和CP值著稱的品牌。熱門型號方面,Nolan旗下全罩頭盔以N87最為熱門,而X-lite旗下以X-803 RS的高性能和高性價比見稱。 而特別推薦介紹的是Nolan N70-2 X,這款頭盔以精心設計,可在全罩、半罩和越野頭盔之間切換,非常特別,有相關需要的車友不妨一試。 相關連結:Nolan品牌產品總覽X-lite品牌產品總覽 ZEUS 作為香港人的旅遊熱點,去過台灣的各位都知道台灣是一個電單車(機車)王國,想當然的也因此衍生出多個台灣本土頭盔品牌。在一眾台灣品牌中,ZEUS一直以品質穩定和便宜價格受到香港人愛用,據不正式調查統計,不少騎士考牌時,或是人生第一頂購買的頭盔都是來自ZEUS的出品。在全罩頭盔方面,ZS-811及其後繼款式ZS-821都是相當便宜好用的款式。開面頭盔方面,則較推薦ZS-613B。 相關連結:ZEUS品牌產品總覽 -
【新手上路】新手騎士看過來!棍波新手常見五大失誤你中邊樣!
俗語都有話,「馬路如虎口」,馬路上情況瞬息萬變,即使各位新手騎士已經經歷過學堂裡的試練,上路後如果觀念未能維持,或是一時緊張,便會容易出現不同的操作失誤。今日頭盔王就要提提大家,波車新手常見的六大操作失誤,如果你係岩岩開始上路的騎士,又或者身邊有岩岩考到牌的朋友,記得share今天的文章給他們!老手騎士也可以趁機檢驗一下,自己的駕駛觀念是否完全正確! 起步熄火 起步熄火可以話係新手最容易犯的操作失誤,尤其在紅綠燈起步時熄火,背後車輛帶來的壓力絕對是非同小可,萬一後面的司機比較沒耐性多按個幾下喇叭,絕對是新手的最大惡夢。面對起步熄火的問題,新手騎士可以多在安全的空地練習,多掌握自己愛車的「半離合」點,剛開始練習尚未熟悉時,可加以油門輔助。要知道起步熄火可說是每一個騎士必經之路,萬一下次再遇到紅綠燈起步熄火這種尷尬情況,首要是保持冷靜,避免慌張反而導致更多次的失誤。必要時,可以死火燈或手勢先向後方示意,避免追撞事故發生。 另外,不少騎士都會擔心起步熄火帶來的頓挫,會導致跌車,因此心理壓力更大。但其實只要讓車身保持垂直狀態,將電單車立直再進行起步,電單車即使遇到起步熄火,車身亦不容易傾斜,以致於發生跌車事故。下次練習時,不妨將此銘記於心。而市面上亦有部分車款,搭載滑動式離合器,甚至是起步輔助系統,都能有效減低起步熄火失誤發生的機會,如果這個問題真的困擾你甚久,可以考慮相關車款。 視線只看車前或儀表板 在學堂裡面,行駛的距離較短,車速較慢,因此在學堂時,騎士的視線通常會集中在車前不遠處,甚至是儀表板上。然而馬路上車速較快,有時遇到3號幹線等高速直路,視線若然仍是只集中在儀表板或車前不遠處,便很可能造成危險。視線放遠,有助騎士獲得更多資訊,比如前方是否有交通事故、路上是否有不明障礙物、與下一個入彎處的距離等,提前得悉這些資訊,對於行車安全而言都是極之重要的。下次上路時,試著將視線放遠,盡可能減少查看儀表板的次數,畢竟馬路上情況瞬息萬變,視線離開路上的每一秒下一秒都有可能發生突發狀況。長久練習下,視線放遠必然可令你的行車技術更佳,操控更加穩定。 油門控制 油門控制可以說是最看似簡單,但亦最深不可測的一門學問。在初學者的階段,因為接觸的電單車排氣量較低,馬力較小,新手騎士們往往對油門並不存在太多「驚畏」。然而經驗老到的騎士都知道,排氣量較大的車款,一時不慎油門全開,輕則突如其來的馬力大嚇自己一跳,重則扭力輸出過大,前輪直接升起,騎士沒心理準備下可能會令人車都受傷。因此,新手騎士可以練習進行更細膩的油門操作,避免油門只有全開和全關兩種情況,增加對油門控制的細膩度。新手騎士在尚未熟悉油門控制技巧時,如果有機會碰到排氣量較大或馬力較強的車款,可善用不同的駕駛模式(如:濕地模式等),避免直接使用運動、賽道模式,慢慢熟悉車子的性能和油門的深度,會是更安全的做法。 上半身過於僵硬/用力 相信在學車時,教車師傅都會教大家渣電單車時要夾緊油箱,但初入電單車的新手騎士,可能很難理解當中作用是什麼。事實上,夾緊油箱對於操縱電單車時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而且此舉也有助減少疲勞感,畢竟下半身的肌肉一定比上半身來得更有力。不少新手騎士很容易輕忽這一點,騎車時沒有用大腿夾緊油箱,反而使用上半身和雙手力量支撐手把。此舉除了不利電單車的穩定性,也會讓騎乘的疲憊感大幅增加。隨著騎乘的時間慢慢增加,或是開始嘗試更講究騎乘技巧的車款時,問題更會愈發明顯。因此,新手騎士在騎乘電單車時切記要夾緊油箱,放鬆上半身,如果需要,可加裝油箱貼,可讓你更不費力地夾緊油箱,輕鬆地駕馭愛車。 低速時注意力不足 最後,不少新手騎士剛上路時都會十分緊張,尤其在電單車速度稍高時,更是會聚精會神,提高警覺。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電單車停下來時,注意力便會鬆懈。其實,電單車只要開大油門,車子自然會動,不需思考太多,反而在低速和停下來的時候,騎士在操作上更容易發生問題,因為離合器的操作不當,或是移車姿勢不當而導致跌車。因此,不論是起步還是停下來時,其實更需要騎士集中注意力,注意做好每一個基本動作,避免起步熄火等操作失誤。即使不慎發生失誤,提前集中注意力,也絕對能讓你更有效避免進一步的問題發生。下次在騎乘電單車時,不妨將注意力集中在啟動電單車,以及讓電單車逐漸停下來的時候。 延伸閱讀:新手鐵騎初次跑山路注意事項全攻略!安全至上的你絕對不可錯過!電單車煞車操控基礎知識—到底幾時要用前煞車?後煞車又要幾時用?頭盔/騎士裝備安全規格認證大解析!DOT、ECE、JIS、SNELL邊個最安全? -
【新手上路】新手鐵騎初次跑山路注意事項全攻略!安全至上的你絕對不可錯過!
電單車係人包車唔係車包人,一般的行車意外或失誤,都很容易造成騎士受傷。山路道路環境較平常複雜,對於經驗較少,剛考到牌或是剛「甩P」的騎士來說更是陌生。但其實只要有一定觀念,駕駛電單車在山路中追風的感覺是可以安全又舒適的。有見於坊間少有人分享,頭盔王今日就為大家整理出初次跑山路的注意事項全攻略。本篇文章內容主要為一般道路使用需求為主的騎士能夠在安全地享受駕駛電單車樂趣為目標,並非以競速為最終目標的進階騎乘技巧傳授。另外,你亦可以將今日的文章分享給所有你認識對山路有興趣的朋友,讓大家都能夠更安全地享受騎乘電單車的樂趣。 行前準備 前進山路的行前準備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騎士狀態,二:車輛狀態,三:騎士裝備。首先我們從騎士狀態開始說起,山路環境較日常馬路更加複雜,對不熟悉的騎士來說更是一種負擔。因此,往山路進發前,請確保你當日的身體、精神狀態是適合出行的,假如因失眠導致睡眠不足等,也許下次再進行嘗試會是更好的選擇。根據法國和美國的研究都指出,疲勞駕駛危險程度等同酒駕,絕對不應嘗試。在車輛狀態方面,最應該確保你當日駕駛的電單車的輪胎狀態是否恰當,請確保電單車輪胎的胎氣、胎紋等狀態均良好,詳情可參考這篇文章。第三,在騎士裝備方面,最低限度請穿著長袖杉褲,以及可完整包覆你腳掌的鞋子。比較建議的基本配備會是一個全罩full-face頭盔,以及一對基本的布手套。如果你已計劃將假日騎乘山路成為你的樂趣之一,不妨事先準備好以上簡單裝備,做足安全措施再出發,出發後自然更加安心又放心。 推薦產品:頭盔王full-face頭盔全系列產品頭盔王手套全系列產品 路線規劃 山路的樂趣和危險性,往往就在於其曲折多彎的部分。針對彎路的路線規劃,相信許多騎士都聽過「外、內、外」的口訣,並會試圖將之實踐。「外內外」的跑法雖然是能達到最快速度的路線,但在一般道路上,這樣的跑法其實並不是最安全的路線,對於路況、路線不熟的騎士來說更是危險。「外內外」的跑法容易導致視野上的盲點,看不到出彎位,出彎處等待你的是一攤油跡,故障的壞車,還是下一個連續彎道,你都只能在最晚的時機才能看到。因此,「外內外」也許是最適合賽道上的跑法,但在一般道路上卻不是最佳答案。對新手來說,第一次騎乘山路,想辦法將車輛控制恰當已經十分優秀,在路線規劃上,我們可以假設道路中有一條中線,想辦法將電單車維持在上面,從而慢慢增加自己對電單車的動態和路線控制的掌握能力,待經驗和能力都較豐富後,再進行更佳的路線管理。 視野控制 山路多彎,也就因此多了許多盲點。對於在入彎前無法看到山彎處的彎路,稱之為盲彎。除了盲彎外,部分道路的高低差距,也會造成視野上的盲點。騎士在騎乘彎路時,不論想進行超車或任何行為,都應先以視線確保沒有危險狀況再執行。初次騎乘山路的騎士,很容易將視線只集中在車前方,然而,其實在過彎時,視線在哪,電單車就會往那個方向前進。因此,在山路中,視野應該集中在彎道的出彎點。而電單車輪胎的接地面積極小,壓到水灘、樹葉都有可能造成跌車,騎士在彎道中的視野控制便顯得更加重要,因此,騎士的視野重心應放在出彎點,但同時也要注意地面是否有可能讓你失去抓地力的物件。 煞車用法 談到煞車,各位騎士都應該有一個首要觀念,那就是彎道中其實不應進行任何離合器和煞車的操作。皆因電單車在過彎時的車身動態和環境的互動其實相當複雜,胡亂煞車有可能導致車身動態失控或輪胎/避震超出極限而鎖死,最後跌車收場。正確的過彎方法,應該是在入彎前便先讓車速調整至適合的速度,然後入彎。但如果你有需要在彎中進行煞車,請記得應以後煞車調整速度,不要動用前煞。這是因為在過彎時,前輪會負擔較大的轉向壓力,使用前煞,有可能會讓前輪輪胎或前避震超出極限,導致鎖死,而前輪鎖死幾乎必然導致的後果就是跌車。即使沒有導致輪胎鎖死,彎中使用前煞也會使電單車車身回正,無法按原有路線過彎,通常會令電單車衝往對面線,非常危險。想了解更多電單車煞車的操作技巧,可參考這篇文章。 團隊行動 初入山路的騎士,可以的話,最好與親友,或具經驗的騎士一同出發,即使不慎發生任何意外亦有個照應。習慣獨自出遊的騎士,也不妨嘗試一下與車友一同出遊,也許會為你帶來另一番風景。在電單車行駛途中,如何聯絡會是一個問題,而騎士用藍牙耳機正正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為你的旅途帶來更多聯繫和回憶。即使獨自出行,有音樂相伴,相信也有不一樣的感受。 推薦產品:SENA藍牙耳機系列CARDO藍牙耳機系列 速度控制 最後,如果你對山路並不熟悉,初次踏入山路,請記得將速度放慢,先熟悉該山路的路線,再慢慢加快節奏。在彎道的前中後段的速度分配,騎士們可以入彎慢,出彎快的方式駕駛,避免因視野、彎中操作不當等問題而發生意外。即使你是經驗老到,對該山路極為熟悉的老手騎士,頭盔王亦呼籲各位騎士在山路保守駕駛,在山路中用七成力享受樂趣即可,勿以挑戰極限、極速的心態行駛。 延伸閱讀:電單車煞車操控基礎知識—到底幾時要用前煞車?後煞車又要幾時用?新手騎士看過來!波車新手常見五大失誤你中邊樣!頭盔/騎士裝備安全規格認證大解析!DOT、ECE、JIS、SNELL邊個最安全? -
【新手買車】一篇文教你挑選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想日日渣跑車番工番學要有咩心理準備?
對於每個騎士來說,家中愛車對他們的意義都不盡相同。對於部分騎士來說,家裡中愛車是假日重要的休憩伙伴。對於部分騎士來說,可能是每日番工番學的最佳拍擋。然而香港地小人多,想擁有兩部電單車亦並非易事,不少愛車之人在買車時都會面臨人生抉擇。今日的文章,就是希望協助將電單車視作日常生活重要伙伴,希望能找到一部好養、好渣的電單車的騎士,能找到一台適合的愛車。好多人話跑車要日日渣,需要好有先可以做到又到底係點解呢?今日頭盔王就用一篇文章為大家解惑! 消耗/保養支出 在電單車來說,假設能忍手不改車,最大的兩項支出應該是入油和換胎。因此,在選擇一台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時,其中兩大重點會是選擇一台油耗和輪胎消耗都較低的電單車。首先,針對油耗的部分,各位車友可以選擇燃油效率較高的車款,每公升燃油平均可行駛里程 (km/L) 較高的車款。另外,正確的駕駛和保養習慣,都可以讓電單車的燃油效率保持在較佳水平。一般來說,排氣量較高,以及需要在較高轉速才能達到最大馬力的車款,都會相對較耗油。買車前,不妨多參考你在選擇的車款在以上方面的數據表現。 在輪胎消耗的部分,通常電單車的車重愈重,輪胎的消耗也會愈快。而與燃油效率的部分一樣,除了車款本身會影響輪胎消耗外,車主本身的駕駛習慣也同樣會影響。起步大手油門、經常急煞等行為,都會讓油耗或輪胎消耙增加。而如果要每天使用的電單車,最好要選擇通勤、耐磨取向的普通胎,盡可能避高磨耗的熱融胎,性能胎等。想知道更詳細的選擇輪胎知識和保養方法,可參考以下文章。 騎乘舒適度 除了保養費用外,一部電單車是否渣得「舒服」,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在選擇一部騎乘舒適度高的車款時,我們可以注意以下兩個重點:座高及騎乘姿勢。座高較低,通常代表騎士雙腳能更容易觸碰到地面,紅燈停車或移動車子時對騎士的技術、體力要求自然較小。在騎乘姿勢方面,一部電單車如果坐姿能愈接近平常坐姿,通常便會更適合於長時間騎姿。一般來說,純種跑車的騎乘設定會是手把偏向前和低,而腳踏和座高會較高,騎士在騎乘時姿勢愈低趴,對體力的要求也就愈大,騎乘時的舒適度也就愈低。一般來說,愈接近街車、綿羊的騎乘姿勢會較舒適,而愈接近跑車的騎乘姿勢,舒適度會愈低。 操控靈活 香港人多車多,番工番學的繁忙時間經常都會塞車,這個時候如果你擁有一台操控靈活的電單車,便可在塞車、紅燈車流停止時靈活地移動,減少塞車的影響。一般來說,車重愈輕,騎士自然可較不費力地操控電單車,也就愈靈活。除此之外,車身的尺寸,也是影響車子是否靈活的一大因素。通常來說,單、雙缸引擎的車款,在車身尺寸和扭力上的優勢,都會使它們在市區的運用上更加靈活。而三缸、四缸引擎的車款,通常車身都會更寬大,車重也會更重,因此會相對不靈活。最後,一台車身尺寸較小的電單車,也更容易找到適合的泊車位,沒有自己泊車位的準車主,在購車時也可注意這一點。 為何跑車不適合日常使用 針對上文提過的種種因素,我們可以得出為什麼跑車不那麼適合每日使用的原因。在消耗和保養支出方面,跑車的高轉速引擎通常會較耗油,而跑車若想發揮完全的性能,通常會配備磨耗較快的性能胎,日積月累下,會讓車主多支出不少油錢和換胎費。而在騎乘舒適度方面,跑車本身的騎乘設定就並不親民,每日騎乘或長時間騎乘,便很容易對騎士造成負擔。加上不少跑車引擎在塞車、紅燈等情況下欠缺撞風,引擎都會生成高溫,在炎炎夏日令騎士熱上加熱。而跑車通常採用四缸引擎,在低速時缺乏扭力、車身尺寸等劣勢,都會令跑車在市區反而顯得不那麼靈活。因此,跑車要日日渣,的確有一些劣勢需要車主克服。 總結 總結來說,在電單車的九大類型中,純種跑車也許是最不適合每日使用的車型。而街車、綿羊等車款,也許是更適合每日使用的電單車類型。如果你希望擁有跑車的熱血外觀,但又不想克服太多障礙,市面上也有不少街跑車款可以選擇。如果身高足夠,越野車的座高不成問題,越野車、滑胎車也是一個好選擇。當然,凡事總有例外,頭盔王今天只是為大家總結出一些大原則。實際狀況視各位騎士的體態、耐力、是否有停車位等不同因素都有不同的最優解,筆者身邊也有不少用愛克服一切,以跑車代步的朋友。如果你對選擇電單車還有其他疑問,希望以下文章可以幫得到你! 延伸閱讀:新手鐵騎初次跑山路注意事項全攻略!安全至上的你絕對不可錯過!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考完電單車牌的你必看!身高同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電單車都有分自動波同棍波?買車時波車同綿羊應該點樣揀?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
【車手防具】頭盔/騎士裝備安全規格認證大解析!DOT、ECE、JIS、SNELL到底邊個最安全?
相信略有經驗的騎士,在購買新頭盔時都會開始注意頭盔的安全規格認證。之但係各國安全規格、檢測標準又不盡相同,到底邊個安全規格先最安全呢?頭盔王今日就為大家整理出香港最常見的四種頭盔安規認證,以及為大家評比各標準之嚴緊程度! 美國 DOT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安全規格是最常見的DOT,DOT是美國運輸部(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的簡寫,可想而之,這規格就是由美國運輸部頒布的規格認證。沒有通過DOT規格的頭盔均不可在美國販售。 DOT規格相較其他規格認證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採自主認證制,也就是說廠商「自行」對美國運輸部頒布的不同要求自行進行測試,而非將產品送至認證檢測部門作第三方檢測。但美國市場龐大,美國運輸部亦會抽驗產品,未通過者都會被美國政府處以禁賣和重罰,因此一般有信譽的頭盔品牌都不太可能隨便了事。只要在正常通路下購入的頭盔,上面有DOT認證,仍然是一個令人比較安心的保障。像頭盔王旗下ZEUS、SOL、CHIEF等品牌的產品都有經過DOT認證。 歐盟 ECE 再來為大家介紹的是歐洲的ECE認證,ECE是由聯合國屬下的歐洲經濟委員會(Economic Commission of Europe)頒布和配發的認證,所有在歐洲銷售的頭盔都必須通過ECE認證。ECE的檢測項目較DOT為多,但眾多項目中不包括其他認證中常見的穿刺測試。而ECE 22.05的標準,更是受FIM(國際電單車賽車協會)認可,可在電單車最高賽事殿堂—MotoGP上使用的安全規格,能在速度極高的賽事中提供足夠安全保護,放到速限較低的一般道路上使用可說完全無須擔心。值得一提的是ECE 22.05距今已有近20年歷史,而檢測更為嚴緊的ECE 22.06正好在近日上路,日後看到通過ECE 22.06認證的頭盔可更放心購買。頭盔王代理的SCORPION,以及其他AGV、NOLAN等歐洲品牌的產品,都有經過ECE 22.05或更高認證。 推薦品牌:SCORPION 日本 JIS 第三個介紹的則是離我們較近的日本JIS認證,JIS是日本工業規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簡寫。JIS在頭盔認證上有分為「1種」及「2種」兩種規格,「1種」是125c.c.以下車種限定使用,安全規格相對寬鬆。「2種」則是所有電單車均可使用的規格認證,只接受揭面和全罩式頭盔進行認證,標準相對較高。而2種認證,通過JIS 2種認證的頭盔,同樣受FIM認可,可在MotoGP賽道上使用,是安全性非常優異的保證。頭盔王的產品中,SHOEI、ARAI、OGK KABUTO等日本品牌的全罩頭盔,都有通過JIS 2種認證。 市面上最高規格認證 SNELL 最後一個為大家介紹的是由SNELL基金會核準的SNELL安規認證, SNELL基金會是為紀念在賽道上因頭盔品質問題而喪生的賽車手William “Pete” Snell而成立的,廠商必須主動送測以取得認證。SNELL基金會會在市面上購入通過認證的頭盔抽檢重測,更會每五年調整一次檢驗標準,以保證認證有與時並進更新,可見其嚴緊程度。SNELL是上述各規格認證中最為嚴緊的,能取得SNELL認證的頭盔,大多都是各廠牌之頂級款帽和賽道用產品。頭盔王熱賣的SHOEI X-14、以及ARAI及X-LITE兩品牌的部分帽款,都有通過SNELL認證。值得一提的是SNELL並不接受汽水帽送測,因此市面上不會有通過SNELL認證的汽水帽產品。 推薦商品:SHOEI X-14 護具安全規格認證 CE 頭盔的安全規格認證有許多種,各國也有他們自己的檢定標準,但在騎士裝備方面,目前市面上卻只有CE認證一種。在電單車以外的其他領域,我們都可以看到CE認證的logo出現,因為CE認證並非電單車領域專屬的,而是針對所有在歐盟區域銷售的產品都必須通過的認證。針對各騎士用品(如:防摔外套/褲護具、手套等),都有相對應的CE認證。而CE認證中,又有分為Level 1與Level 2,其中Level 2的安全標準更嚴格,能提供給騎士的安全保護更佳。 總結 總結來說,上文提到的各個安規認證的安全性大約可從低至高排列如下:DOT<ECE 22.05≈JIS 2種<SNELL。其中ECE 22.05和JIS 2種等級的安全規格,其實已可應付時速超過200 km/h,甚至接近300 km/h的賽事安全需要,在一般道路上使用絕對足夠有餘,如果你手上的頭盔有以上認證,都可以說是可以非常安心。DOT規格由於採用頭盔廠商品牌自主認證,難保有害群之馬混水摸魚。因此如果你所購買的頭盔並沒有比DOT更高階安全認證的情況下,頭盔王會建議你先確定該頭盔品牌或購買通路是值得信賴的。最後,頭盔王亦要提醒各位切記要在可信賴的通路購買正貨頭盔,否則如果原來想購買具高級安全認證設計的頭盔,但最後買到假貨,仍然沒辦法享有預想中的安全標準。至於如何避免買到假貨頭盔,可參考以下文章—如何分辨和避免買到假冒頭盔的四大要點! -
【新手買車】電單車九大車種類型全攻略!街車跑車我識分,但街跑車又係咩黎?
許多電單車新手初接觸時,都會被一大堆名詞所困惑,有人推薦街車,話街車舒服。有人推薦跑車,話跑車先夠型。但除左街車跑車外,電單車嘅世界其實仲好大。而街車跑車之間,又係咪完全對立呢?其實未必。今日就等頭盔王為大家介紹,電單車車種類型全攻略,睇完從此令你同車友吹水時不再蒙查查! 街車(復古街車/運動街車) 街車可以話係棍波電單車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類型。街車的優勢在於座高通常較親民、騎姿姿勢舒適。各大廠牌為了讓街車更方便於日常騎乘,通常會將扭力鋒值設定在較低轉便會湧現,基於以上優點,街車可以說是通勤代步、日常出入的首選。在街車中,又會有人以外型和性能定位將街車分成復古街車和運動街車。復古街車造型上相對保守而具有古典韻味,運動街車則會以較張狂、侵略的風格勾劃出車體線條。部分牌子亦會針對兩種風格個別推出車款,比如YAMAHA便具有XSR(復古街車)和MT(運動街車)兩條產品線。以復古街車聞名的TRIUMPH也會推出如Street Triple RS等性能強大而外型侵略的運動街車。想看更詳細的復古街車介紹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跑車(啡呤) 如果說街車是為街道而設的車款,那麼跑車便可以說是完全為了賽道而打造的機器。為了將電單車的性能完全壓榨,跑車引擎的動力通常會在較高轉的區域方才會完全出現,優點在於其動力驚人,加上電單車的馬力重量比極高,騎士在高轉時可以享有極純粹的速度和快感。然而,相對地,這樣的特性也讓跑車在日常街道騎乘中較遜色,因為在街道上較難維持高轉速,在低轉時,跑車的扭力和動力可能反而較街車失色。此外,純種跑車的座高一般都較高,騎乘姿勢也不如其他車種舒服,長時間騎乘下非常容易疲勞。因此,對新手而言,純種跑車並非特別適合入門的車種類型。市面上常見的純種跑車包括:YAMAHA R6、HONDA CBR600RR等。想了解更多市面上的熱門跑車車款/車系,可參考這篇文章。 街跑車 現代產品講究crossover,電單車亦如是,而街跑車正是crossover而來的產物。上文提到街車易於騎乘,但不少騎士都希望擁有跑車的熱血外型,因此,各大車廠因應市場需求,推出擁有跑車外型,但骨子裡不論座高、動力調較都更適合日常騎乘的街跑車。市面常見的街跑車有:YAMAHA R3、KAWASAKI Ninja 400、HONDA CBR500R、CBR650R、YAMAHA R7等。想了解更多街跑車款,可參考這篇文章。 旅行車 旅行車,是為了讓騎士能舒適地進行長距離騎乘的車款,大型的風鏡、舒適的座椅和騎乘姿勢設定、充足的置物空間,這些都是構成一部理想旅行車的重要元素。而旅行車界中的代表車型,可說是HONDA的Goldwing。為了能夠輕鬆的進行長距離的公路旅行,旅行車的排氣量通常都較大,像剛才提到的旅行車代表Goldwing就用上了1800c.c.的六缸引擎。除了排氣量媲美私家車的引擎外,旅行車為了讓騎士四季都能舒適旅行,也會導入不同的舒適性配備,如:加熱把手、加熱座椅、定速巡航系統等,讓前座的騎士和後座的乘客都可以好好享受電單車旅行的樂趣。想睇下香港仲有咩26打卡好去處,可參考這篇文章。 旅跑車 旅跑車類似街跑,是crossover而來的產物。旅行車在外觀上同樣具有風鏡、車殼等部件,但座位和騎乘姿勢的設定則會較近似旅行車,相對來說舒適,也通常會設計出一定的置物空間(側箱等)。旅跑車在外觀上與跑車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純種跑車為了靈活性和傾角等性能方面的考量,整車的佈局都會相當緊湊。但旅跑車為了巡航的穩定性和長時候操駕的舒適度等考量,車身通常會較寬大。因此,「有殼的就是跑車」,這句話並不完全正確。 越野車(滑胎車) 越野車顧名思義,就是為了翻山越野而存在的車種。窄長的車身、單缸引擎和高座高的設定、長行程的懸吊等都是越野車的特點。越野車與滑胎車(Supermoto)在外觀上極度相似,如果真的要從外觀分別,主要差異在於前後輪框的尺寸與輪胎的種類。純種越野車的輪框一定會採用前大後小的輪框。而越野車的輪胎配置通常是胎塊較粗大的越野胎,滑胎車的輪胎配置則通常是更加道路取向,兩者外觀相似,也同樣具備越野能力,但兩者的樂趣也許會有些許不同。想更詳細地了解越野車的話,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多功能車 多功能車可以說是近年最被追捧的車型,能上山、能下海、一般道路的長距離騎乘舒適度不俗,用途廣泛的就是多功能車。由於跟越野車一樣能上山下海,部分騎士會將兩者混淆。一般來說,越野車的車重都非常輕,但多功能車則動輒兩百公斤。而加裝行李箱後的多功能車,置物性能也不比旅行車遜色,在地小人多的香港已經相當夠用,因此近年各大車廠都積極開發相關車款。從前多功能車的排氣量都相對較大,但近年已有不少如:KTM 250 Adventure、390 Adventure、SUZUKI V-Strom DL 250、BMW G310 GS等車款可供選擇,絕對是新手騎士加入電單車行列除了一般街、跑車外的一個不一樣選擇。也十分適合其他車種的騎士入手第二部車,體驗不一樣的騎士生活。 美式巡航車 美式巡航車,亦有人稱之為美式機車。要提到美式巡航車,就不得不數最著名的美式機車品牌Harley-Daivdson(哈雷)。而經典的哈雷,也是不少娛樂圈人追捧的選擇。圓燈、單座位、水滴型油箱、車架長而座位低,都是美式巡航車的特點。很多騎士以為美式機車就只有哈雷有推出,但其實Indian(印地安)亦是一個著名的美式機車品牌。其他如HONDA等車廠,也有推出類型近似的車款,如:HONDA Rebel、Magna、YAMAHA Bolt等都是可以讓新手騎士更加容易踏入美式機車世界的選擇。 綿羊/大羊 上面介紹的不同車種類型都是以波車為主,但尚未為大家介紹自動波電單車(綿羊/大羊),大羊的優點在於操作簡單,適合日常/新手騎士使用,但部分騎士會認為其駕駛樂趣欠奉。想了解更多自動波和棍波電單車的差別,可參考這篇文章。 -
【新手買車】身高對我渣咩車真係咁大影響?想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
好多時我地喺facebook群組、討論區,見到有身材沒那麼高大的新手騎士/女騎士詢問買車相關問題時,不少人都會建議他們要注意身高、座高等問題,但事實上,身高對渣什麼類型的電單車,是否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如果真的希望越級挑戰,又應該注意什麼呢?頭盔王今日就為大家好好分析,身高對騎乘電單車的影響,以及想越級挑戰前必須知道的注意事項! 座高 對於新手騎士來說,座高也許聽起來比較陌生,但其實座高的意思就是電單車座椅,距離地面的高度。一般來說座高會以mm作單位計算,頭盔王在此簡略地給大家一個參考值,大約在780mm以下的車款,都可以算是座高相對/尚算親民。但要注意的是,座高低通常能代表雙腳能容易碰到地面,但這並非絕對(下文會補充),而一台電單車座高低,更不代表它一定是一台容易操駕,適合新手的車款。但針對大部分中低排氣量的波車(600c.c.以下)來說,座高的確是一個可以快速幫你篩選適合車款的參考指標。假如你最近有買車的想法,在前往經銷商試駕後,你可以以試駕車款的座高作參考,繼而與其他正在考量的車款作簡單的比較,也許是個更有效率的方法。 車種類型 許多新手騎士/女騎士剛接觸電單車時,看到一台外觀心儀的電單車時,很難快速地判別該車款的座高是高還是低,頭盔王在這就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快速判別的方法。一般而言,性能強悍的跑車、多功能車、越野車車款,座高都會較高。而街車、美式巡航車的座高一般都會較低。上文提到座高並不完全代表雙腳容易碰到地面,是因為電單車的寬度也會影響雙腳是否容易碰到地面,這點在排氣量較大的綿羊(大羊)身上尤其明顯,當座椅或油箱較寬時,雙腳就會較難碰到地面。除了大羊外,採用三缸、四缸引擎的波車,也會因為引擎較為寬大的關係而同樣會令騎士雙腳較難碰到地面,假如你是個身材相對纖細,或是希望找到一台雙腳容易碰到地面會較為安心的電單車的話,選擇以上車型時,建議除了參加規格表的座高外,也要實際試乘,相信能助你作出更不會後悔的決定。 越級挑戰注意事項1:車重 假如你已經搵到心目中最理想的夢中情「車」,但正因為身高而尚在三思卻步,頭盔王給你的建議是或許你可以考慮車重是否你可以負荷的。雖然座高對雙腳著地性十分重要,但一台座高低的車,如果車重甚重,就算雙腳容易著地,對電單車相對不那麼熟悉的新手騎士,或是一般力氣較小的女騎士來說,停車、移車時,車重帶來的負擔還是會很大,也更容易讓經驗不足的騎士發生失誤而跌車。 越級挑戰注意事項2:單腳著地性 因尚未熟悉電單車操作的新手騎士,因為心理上多少會有一些恐懼,所以希望停車時雙腳能夠著地,尋回安心感。但其實有時候,對於雙腳無法「完全」著地的騎士,嘗試單腳完全著地,另一隻腳繼續踏在電單車上,其實通常都會使電單車處在更加穩定的狀態。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雙腳著地,你可以嘗試能否單腳完全著地,單腳著地時的姿勢是否足夠穩定、舒適。通常來說,車重輕的車款,帶給你的負擔會較少,因此上文才會提到車重此一因素。如果你正因身高考慮是否應該購買某一款鍾情車款,你可以在試乘時從「座高、車重、單腳著地性」三點來考慮,一般來說,只要在三點中符合兩要點,再加上你的熱愛和熱血,越級挑戰還是可以考慮的。 越級挑戰注意事項3:停/移車時提高警覺 剛接觸電單車的騎士,在電單車開動、行駛時都會特別留神、緊張,會更加注意自己的每個操作是否正確,但當電單車停下、慢駛時,反而會放鬆警覺。然而,其實只要開動油門,電單車就自然會向前行,反而電單車停下、慢駛時的操作更容易導致跌車。因此,希望越級挑戰的騎士,其實同樣反而應該更注意車輛在尚未發動,自己在牽引、移車和停車時的動作是否正確。比方說停車時可以注意前路地面是否有不平的地方,避免之後雙腳踏空而跌車,又或者要學會牽移電單車時的正確姿勢,將電單車靠自己的一邊略為傾斜,用腳、腰的力量移動車而非單純雙手的力量,這些基本動作和要領,都可以讓你在駕馭座高較高的電單車時更加穩定和心安。 總結 總結來說,身高與「可以」渣咩車並無絕對關係,許多殿堂級電單車手其實身高都並沒有特別出眾(當然他們不需要考慮車輛停下來時的狀況問題,只需要一直向前衝)。其實只要操縱技巧得宜,又有一定決心克服的話,越級挑戰並不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下次在試坐、試駕心目中的理想車款時,不妨多注意「座高、車重、單腳著地性」這三點,再多向身邊經驗較老到的騎士學習正確的牽、移車輛和其他操縱技巧,越級挑戰也許並未如你想像中般困難。 延伸閱讀: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考完電單車牌的你必看!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新牌攻略: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二) -
【新手買車】電單車都有分自動波同棍波?買車時波車同綿羊應該點樣揀?
好多對電單車相對較淺的朋友,都唔知電單車都有分自動波同棍波。但電單車一眼睇哂,棍波支「棍」到底係邊呢?自動波電單車同棍波電單車,除左外型唔同之外仲有咩差別?今日頭盔王就係到為大家詳細介紹,自動波電單車同棍波電單車有咩差別啦! 傳動方式/效率 棍波電單車通常都是以鏈條作傳動方式,鏈條傳動的優點在於其傳動效率較高,馬力流失較少,因此棍波電單車的動力表現通常都會較佳。除了傳動效率較佳,鏈條傳動還有著可承受較大扭力、反應靈敏、耐用、維修方便等優點。相反,自動波電單車通常採用CVT變速箱搭配皮帶傳動,而皮帶傳動則有著保養周期較長,動力傳動較溫和,運轉噪音較小等優點。兩者可說是各有優缺。 檔位操作 棍波私家車的檔位操作,是用腳操作離合器,手操作排擋桿,但棍波電單車(波車)就恰恰相反。因此,波車支棍其實位在電單車左側下方,讓騎士以踩/踢的方式操作,而離合器則是以左手操作。而自動波電單車(大多都是綿羊)顧名思義則無須進行檔位操作,僅須以雙手控制電單車的方向和煞車,操作上相對容易上手和簡單。至於能自行操控檔位是利是弊,則視不同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大部分騎士都會認為波車更具操控樂趣,因為可根據路況(如上、落坡)、載人/載物的需求調整檔位,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胯下愛駒的扭力和動力。而上落坡時適當調整檔位,也能有效提升騎乘舒適性和安全性。相反,自動波的好處在於操作容易、學習成本低,適合一開始對電單車操作較沒信心的騎士慢慢習慣電單車的平衡、動態。 騎乘姿勢 一般波車的騎乘姿勢,都會是騎士跨坐在車的正上方,並以大腿夾緊油箱以穩定自己的身體。這樣的車體結構和騎乘姿勢,帶來的好處在於騎乘時不論人還是車的穩定性都更佳。相反一般採用自動波CVT變速箱的車款,騎乘姿勢與一般坐著椅子沒有太大分別。這樣的騎姿好處在於舒適、容易上落,甚至許多時候腳踏位置都可以作為額外的置物空間。 牌照 在香港,電單車考牌與私家車一樣,可分為考棍波和自動波,而持棍波駕駛執照者,亦可駕駛自動波車款,但自動波駕駛執照持有人則不可操作棍波車款。部分新手騎士會因為自動波容易上手的特性而選擇考自動波牌,但其實如上所述,棍波車基於車體的結構和騎乘姿勢,騎乘的操縱感和穩定度其實都高於自動波車款,在「打8字」等關卡反而更有優勢。即使翻查數據,亦會發現棍波/自動波電單車牌的通過率相差無幾。可能你會心想這輩子也不會接觸棍波車,但如筆者一開始亦無考慮棍波車,後來接觸過後認為是完全不一樣的新世界,可以的話,還是以棍波駕駛執照為目標為佳,畢竟你沒法確認之後你會接觸、喜愛的車款,一定是自動波的車款。 載人/載物空間 說到波車的最大缺點,許多騎士馬上便會回答缺點在於「置物空間不足」。這也是自動波電單車相對波車而言的最大優點。一般來說,綿羊的坐墊下都會有一定的置物空間,更有腳踏及龍頭位置可掛/放其他物品,相較於波車來說,置物空間絕對充足得多。同時間,綿羊載人時,後座的舒適度也通常來得比波車高(除非你的愛駒是GOLDWING),後座上落也較為方便。但是,波車在置物空間的不足,也可以透過加裝置物袋、置物箱來達到甚至比綿羊更充足的置物空間, 推薦產品:頭盔王一系列多功能置物產品 總結 總結來說,基於傳動效率較佳、反應更快、可自由操作檔位,以及車體結構較穩定等優點,波車的性能(動力、車身動態、彎道穩定性等)一般都較自動波車款優秀不少。但同時間,波車在載人/載物空間上的不足也的確頗為明顯。在外觀上,一般人通常都會較喜歡波車的外觀,認為波車更加有型帥氣。 相反,自動波的動力傳遞較溫順、皮帶傳動較不需要經常保養、操作簡單、騎乘姿勢輕鬆、無須加裝其他部件便能承載一定物品也被常視為是實用之選。說到底,棍波和自動波間該如何選擇,端看各位主要的用車需求,追求的是更佳的性能還是更佳的實用度,是否常有載人/載人的必要等。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也尚未能作出決定,或許你可以參考以下文章,以助你作出更佳選擇。 延伸閱讀: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考完電單車牌的你必看! -
【學神攻略】如何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新手學車衣著/裝備注意事項!
學電單車係好多人一生入面重要的心願,但電單車相對私家車,初學時不為意的操作失誤,的確比私家車更容易造成駕駛者人身傷害。因此,新手騎士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就更加重要。今日頭盔王就為大家準備好學車前應該準備的所有衣服/裝備注意事項的checklist,如果身邊有任何學緊車嘅朋友,記得share今日嘅文章比佢地睇啦! 頭盔 但凡提到電單車人身裝備,應該要有一個基本觀念就是「人身裝備應該從頭開始買到落腳」,而頭盔正是騎士人身裝備中最重要的一環。很多新手騎士剛接觸電單車相對容易緊張,又或者對視野有更加多的要求,所以都會選用開面式頭盔。在學車階段,車速一般不會太快,而學堂內的駕駛環境也相對單純,一個符合香港《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的開面式頭盔都算夠用。但希望各位新手騎士有一個觀念就是全罩式頭盔永遠是安全級數最高的頭盔種類,而意外時騎士最容易受傷的下巴部位,半罩式頭盔是無法提供保護的。因此在離開學堂後,記得要慢慢升級自己的頭盔,保障自己之餘也讓家人、愛人和朋友都更放心。想知道新手頭盔詳細應如何選擇、不同頭盔種類的差別或是相關優惠,可參考下列文章。 參考閱讀:新手騎士買頭盔前必須知道的三大重點!附推薦頭盔型號及優惠頭盔種類好多種,到底應該點樣揀?頭盔種類優缺大分析! 護肘/護膝 許多相對激烈或是有碰撞的運動裡,運動員都會佩戴護肘和護膝增強對關節的保護性。而在學車時,護肘和護膝其實都可以為騎士帶來同樣的保護效果,皆因剛學車時萬一重心不穩,不慎跌車,關節許多時候都會是首當其衝受傷的重點部位,佩戴護肘和護膝,能有效避免你手腳的重要關節受到重大傷害,以及關節受傷後帶來後續學車考牌,甚至是生活、工作上的不便,便宜的價格卻能在關鍵時候為你帶來極大保障,絕對值得你投資。 推薦商品:護肘護膝精選套裝 防摔外套/防摔褲 護肘和護膝自然是便宜、實用的保護裝備選擇,但畢竟出了學堂,穿著護肘、護膝在路上難免有些顯目。事實上,在騎士人身部品中有達到更佳保護功能的選擇,那就是防摔外套和防摔褲。防摔外套/褲除了通常在關節處都有設計護塊來加強保護,防磨材質也可以避免衣物在跌車時磨穿而傷害到皮膚,因此能達到更全面的防護效果。市面上的防摔外套/褲產品愈來愈成熟,不論是外型款式還是穿著舒適性上都有許多選擇,從運動休閒到復古、競技,總有你適合的風格。假如你是個野心勃勃,許多在考到電單車牌後便要開始擁有自己電單車,踏上騎士生活的熱血騎士,直接為自己準備一套防摔裝備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如果預算有限,可以根據「人身裝備應該從頭開始買到落腳」的原則,先行購入防摔外套。 入門休閒防摔外套推薦:KOMINE JK-604 PARKA 騎士防護連帽夾克REV'IT ECLIPSE 騎士休閒防摔外套 手套 騎士手套,是除了頭盔外,頭盔王認為各位新手騎士第二大必要的人身裝備。皆因在學堂學車時,假如不慎失平衡跌車,大部分騎士都會下意識希望用手撐起身體,但手掌、手腕都是由細小骨頭組成,受到外力衝擊時非常容易造成骨折。即使沒有骨折,手部與地面摩擦受傷,亦會令騎士生活或工作受到影響,嚴重者更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對於新手騎士來說,選擇一對以耐磨物料製成的短版電單車手套,已經比空手上陣來得好很多! 推薦手套商品:KOMINE GK-220 短版騎士手套JRP BPS 短版牛皮騎士手套 長褲 不少人都會選擇在暑假學車,但是,頭盔王在此必須提醒各位,無論任何時候,騎乘電單車時最好都應該穿著長褲,避免跌車時大腿皮膚直接與石屎地面「親密接觸」而見紅,穿著長褲至少能提供你最基本的保護。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上文提及過的防摔褲,市面有不少防摔褲均設計成牛仔褲、工裝褲或運動褲的外觀,非常適合日常穿著。 鞋子 在選擇適合學車的鞋子時,大概只有「不露指」這一大原則。拖鞋、涼鞋等露指鞋款都不適合騎乘電單車時使用。頭盔王在此祝願各位新手騎士都能順利考到電單車牌一圓夢想,也祝福各位上路後行車平安。需要添購或升級自己的人身部品時,都可以再來頭盔王諮詢我們的專業意見和推薦。頭盔王從入門級到進階款式產品均有販售,隨時恭侯你的光臨! -
【車手防具】頭盔種類好多種,到底應該點樣揀?頭盔種類優缺大分析!
全罩?開面?揭面?頭盔種類到底點樣分,又應該點樣揀?就由最專業嘅頭盔王為大家介紹,頭盔到底有種類,各種類的優缺,以及適合什麼類型的騎士,如果身邊有朋友都唔係好清楚,記得share呢篇文章比佢睇啦! 開面頭盔(半盔頭盔) 開面頭盔又稱半罩/四分之三頭盔,是市面上相對基本、入門型的頭盔種類。開面頭盔的最大優勢,在於通常價格上會比較便宜,而視野也相對廣闊,因此非常適合剛接觸電單車的學車騎士,以及剛考到牌照上路,尚在適應騎士生活的P牌騎士。開面頭盔因為半開放式的設計帶來較佳的視野,但也相對地由於下巴位置欠缺保護,所以安全性略遜。因此,大部分選用半罩頭盔的騎士,在熟悉電單車操駕後,還是會因為安全性的考量而換上一頂保護性更佳的全罩頭盔。 全罩頭盔(full-face頭盔) 全罩頭盔,又被稱為full-face頭盔、大頭佛。全罩頭盔最明顯的優點,在於可以提供騎士最完整、全面的保護。除了因為能有效保護到半罩頭盔無法保護的,而發生意外時最容易遭受撞擊的下顎位置,亦因為全罩頭盔多數都是一體成形製造而成,因此結構強度會更佳,防護性能更好。但相對地,全罩頭盔在穿戴上略為需要一些時間,而且對於佩戴眼鏡的騎士來說稍稍不友善。不過現在大部分品牌都有為全罩頭盔設計出眼鏡溝的位置,只要多花心思到店面進行試戴再購買,還是能找到一頂舒適、適合你的full-face頭盔。對於經常行駛高速公路,又或是喜歡進行熱血操駕的騎士,為你的安全著想,頭盔王極度推薦你為自己購買一頂安全性良好的全罩,而其中SHOEI、SCORPION等都是港人愛用的知名品牌。 揭面頭盔(汽水帽) 揭面頭盔,亦即所謂的汽水帽、可樂帽、可掀式頭盔。揭面頭盔,正是為了平衡全罩頭盔所擁有的安全性,以及半罩頭盔所擁有的便利性而誕生的設計。揭面頭盔可將下巴位置掀起,讓騎士可以比較方便進行講電話、喝飲料等動作。部分騎士會誤會揭面頭盔的安全性等同全罩頭盔,但其實相對全罩頭盔一體成形的製造方法,揭面頭盔的防護性還是會稍遜於全罩。至於揭面頭盔的痛點,在於可掀式機構通常會令頭盔的重量較重,或是配重比例較差,以致於佩戴感受有時候會較差。部分騎士會以揭面頭盔,作為半罩過渡至全罩時的選擇,也是一種不錯的適應方式。 越野頭盔 越野頭盔,顧名思義就是供越野車,或是進行越野、林道騎乘時使用的頭盔。越野頭盔具有帽簷(頭頂上方突出的位置),因此外型相對來說較「有稜有角」。帽簷的作用,是在於讓你在林道間騎乘時可以幫你撞開樹枝。不少越野頭盔都會採用護目鏡與頭盔可分拆的設計,而且越野頭盔的重量一般會較輕、通風性能也較佳。但是,由於外觀較為方正,在一般公路或高速騎乘時,越野頭盔的撞風面積和風阻都會較大,相對來說在高速騎乘時的舒適性可能就會受到影響。SCORPION旗下的VX-16正是其中一頂非常不俗的越野頭盔選擇。 複合式頭盔 複合式頭盔,多數是以可安裝/拆卸的部件來達成「一盔多用」的效果。例如在半罩式的基礎上,加裝帽簷、下巴罩等部件,以達到一頂頭盔滿足半罩、全罩、越野頭盔多合一的效果。Scorpion旗下的ADX-1、Nolan的N70-2 X都是複合式頭盔的好例子。對於選擇困難症患者來說,複合式頭盔也許是你的福音。 -
【新手買車】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一)
隨著電單車發展得百花齊放,款式也日新月熱的時代下香港的電單車駕駛牌照人數也有向上趨勢,加上大家也理解香港要擁有一台私家車的成本太過於高,不少年青一輩都退而求次,倒不如買台電單車享受人生,慢慢寫意地探索這個城市的景色吧。電單車不像私家車般買前可以隨意試駕,所以必須參考多一點資料,搜集多一點頭盔王的意見。接下來隆重介紹來自不同品牌且代表不同風格的10台嚴選推薦新手的電單車型號。 1. HONDA - MSX125 (2016-2020) HONDA無論在二輪界或四輪都以平易近人見稱,亦是日本最受觀迎的品牌。說到平易近人的新手車,第一台當然必先推薦考場常客MSX125 (2016-2020)。擁有嬌小身材的”M仔”受盡男女新手的寵戴,無論重量﹑座高﹑動力及操控等各方面都極易入口,也成為學牌騎士的考牌神車!無窮無盡的改裝潛力也使她作為稱職而矚目的Fun Bike。MSX125雖然在2021年進行了第三代的大改款,變速箱和外觀都有全新設計,但奈何排氣容積未能達到125c.c.,新款無緣置身考場和高速公路,確實令人遺憾。所以第二代的MSX125二手巿場水漲船高,保值程度不亞於買隻勞力士,MSX125打破了買車思維的傳統,識買一定"有舊買舊"! 2. HONDA – CB300R (2018-2021) 2018年HONDA以Neo Sport Café 之名將概念車的設計推出巿場,結合復古與現代科技元素的CB300R就此橫空面世,為世人帶來全新的視覺衝擊。CB300R最引人入勝的地方莫過於多處裸露的機械構造,以及LED圓形頭燈,完美地將復古重新活化,整體觀感成熟但充滿活力,是相當耐看且老少咸宜的車款。除了滿滿話題性的外觀,當然不少得出色的動態表現。41mm倒立式前叉,145kg的車重,不對稱鷗翼搖臂等,加上官方重點宣傳的前後50:50重量比,一切的配備及數據都已經把她的易於操作特性已說得清楚明白。 3. HONDA – CT125 (2020-2021) 來一點特別點吧。Hunter Cub是HONDA其中一台擁有日本國民車美譽的灣樑車,自1968年推出至今經歷超過50年風風雨雨,在2020年時HONDA重新將她以CT125之名復刻推出,隨即將復古風潮再次推向高峰。全新的CT125雖然香港行貨代理商沒有引入,但也無阻車迷投向水貨商的懷抱。獨特的外觀設計不但令人一見難忘,意想不到的車重加上自動離心式離合器讓您的左手無需再為操作離合器而懊惱,非常合適在頻繁的巿區中穿梭。更出色當然不得不提及她的耐用性,日本一些媒體經測試後發現,CT125在水深接近1米下竟然可以安然行駛,紅雨返工絕對無難度! 4. YAMAHA – XSR155 (2019-2021) 如果CB300R 的造型有點過於前衛的話,或者想要一台開起上來更寫意一點的話,對家YAMAHA的XSR155或許是您的最終答案。XSR 155雖然排氣量小,但細節可絲毫不馬虎。在燈具上,XSR155頭尾燈採用了圓燈造型,而座墊也用上一體式"毛毛蟲"設計,整體上對比CB300R少了一份運動感,但同時獲贈更飽滿的復古風味,散發著與同系列大哥XSR900相同的氣勢。平順中庸的19.3ps最大馬力不是她的賣點,但絕佳的低油耗可達43.4km/L為她填補了不少分數,唯一令人垢病便是810mm的座高,身高165cm或以下的朋友要好好注意了! 5. YAMAHA – YZF-R3 (2015-2018) 啡呤跑車向來都是男士們向往的車款, 而300c.c.是各大廠近年不斷爭奪的領域,輕量級入門跑車也正正在此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喜歡享受速度的騎士提供一個不錯的開端。YAMAHA的YZF-R3是香港人氣高企的入門跑車,坐姿舒適之餘座高也非常親民,加上她對比同期對手的Ninja 300有著更高的排氣量,無論馬力或扭力方面都有著更明顯的優勢,動力性能十分夠用。巿面上充斥著大量YZF-R3的改件和代用零件,在保養及維修的層面上也獲得大量好評,是新手初嘗啡呤跑車時不錯的選擇。2015至2019年改款前的YZF-R3二手巿場價格大概落在$35,000 至 $40,000不等,也算是非常保值抵玩。 6. KTM – Duke 390 (2017-2021) 如果想體驗一下成為專貴的歐洲車車主的話,感受歐式設計帶來的激情與浪漫,KTM Duke 390也是您另一種選擇。2017年第二代的KTM Duke 390擁有同級最高規格的配備,無論車架或是外觀設計上也是不按常理出牌,可與手機連接的TFT儀錶和電子油門更是一時無兩,就算是標榜著入門級別,她的帳面性能也是高人一班。44匹最大馬力﹑單缸特有的低轉爆發力以及歐洲車一試難忘的運作溫度,完全是歐洲車激情與浪漫的縮影。雖然KTM Duke 390擁有充滿野性的駕駛樂趣,但同時也是眾多新手車中相對需要更高駕駛技術的車款,如果想要好好純服這台小鋼炮的話,必須多多注意您隨時不安份的右手! 7. GPX – Gentleman Racer 200 (2019 -... -
【新手買車】購買二手電單車注意事項
當電單車路試合格後,除了感覺興奮,更會想購買自己第一輛電單車,而很多人第一輛車都會選擇二手車,與新車相比下,價格相宜之餘還可以不用太愛惜地駕駛。不過買二手車可能好多問題,自己又不懂得檢查又怎麼辦呢?頭盔王便為你送上購買二手電單車教學,希望你都可以尋覓到自己想要的車款。 1. 尋找車盤 購買二手車的第一步就是決定買甚麼車,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想買車,但不知道從何入手,最簡單可以根據以下標準去思考: A. 綿羊或棍波 B. 大約預算 C. 實際用途 首先是棍波車或是綿羊,是個人的考慮,不過始終兩者分別頗大,所以大家應該首先考慮自己喜好;而預算則會影響可以購買的車款和出廠年份等等,當然預算高的選擇自然多,預算小則選擇較少;實際用途方面,有些人是用作日常代步,也有人是假日玩樂使用,如果是前者就要考慮油耗、維修費用、操控性等等,後者則主要看喜好就可以了。 2. 購買渠道 購買二手車,傳統方法可以去各大二手車行尋找車盤,好處就是這些二手車會有車行進行基本維修調整,還會有保養,缺點就是價錢會較高之餘,二手車質素都要根據該車行的信譽影響,畢竟車行不代表質素一定有保證。 如果考慮私人轉售,現時有極多的二手車網站,例如28car.com或者Facebook群組Motorbike for sell等,私人轉讓的二手車則較為彈性,也較多選擇,不過質素就更加浮動。 3. 如何檢查 購買二手車前,一定要預先睇車,睇車基本上首先從外觀蛛絲馬跡著手,是否有發生過意外、零速跌車、漏油滲油等等,然而要判斷電單車的狀態,單單肉眼檢查和聽聲判斷並不足夠的,最理想都是尋找專業人士幫手。 首先從外觀著手 睇車時建議在日間有陽光時間,因為可以清楚檢查車輛狀況,首先從外觀著手,檢查車輛有沒有曾經嚴重損毀或刮花,你可以檢查突出部件,因為如果曾經有跌過,突出部件(例如腳踏、牛角、把手)都會最先落地,所以會刮花或者彎曲,最嚴重情況是車架與把手跌彎,可能連平衡都會有難度! 然後觀察車的接駁位、鵝頸等有沒有裂痕,又或者有沒有奇怪位置有從新焊接過痕跡,此外也要觀察車架是否平衡、車輪有沒有淆等等,因為如果二手車曾經發生嚴重碰撞,可能連車架都會有損毀。 是否有漏油漏水 另外要檢查清楚引擎附近以及車底位置,建議可以帶鏡子觀察底部,檢查是否有生鏽情況。如果有油跡,有機會是引擎漏油或是機油,問題可大可少。此外也要檢討前叉有沒有漏油等。如果是水冷電單車, 要留意水箱蓋有無裂、水喉、膠塞有沒有老化等等,建議可以叫車主預先熱車,因為很多時候電單車要熱車才會有問題出現的。 最後可以叫車主打開引擎,細聽引擎聲是否有大問題,也可以將電單車推一小段路,看電單車移動是否順暢,最理想是車主願意用車載你走一段路,從而觀察更加多。 不過,畢竟二手電單車有機會出現的問題蠻多,最理想是找到對電單車熟悉的朋友同行,多一對眼去檢查會更好。 4. 購買二手車手續過程 如果買賣雙方都同意交易,就可以準備買賣合約文件,類似文件範本可以在網絡找到。不過在簽文件前,建議大家先檢查對方的「車輛登記文件」即所謂牌簿,這文件記錄了車的基本資料(出產、落地年份、容積、型號、顏色等等),確保這份文件是屬於該車輛。 在雙方簽齊文件以及繳付訂金後 ,就可以與賣家相約日期交收以及做轉名手續,轉名手續費用係$250,一般慣例都係由買家俾。在到運輸處進行轉名手續前,必須先自行到保險代理購買保險,成功投保後你會得到一份叫Cover note的保單(官方名稱:第三者風險保險單)副本,帶備簽好的運輸署TD25表格、車輛牌薄、身份證、駕駛執照、住址證明,就可以前往運輸署進行轉名手續!一般在完成手續後,便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車,完成交易! -
【26你要知】電單車防盜攻略
近年駕駛電單車的人數激增,除了電單車數目增加之外,失竊數字同樣不停上升,加上不少鐵騎士的愛駒是泊在街上,因此防盜的問題是很多人都要注意關心的事情,頭盔王便為大家送上電單車防盜攻略,雖然未必可以杜絕失竊,但最少增加賊人偷車難度,並且增加尋回失車的可能性。 第一步:鎖軚 停車後準備離開,第一樣要做的事情就是鎖軚,因為如果你不將電單車的軚鎖起來,基本上賊人將鎖頭爆開後,便可以將你的電單車輕鬆推走,相反如果鎖軚就要增加賊人的風險,所以緊記這第一步。 第二步:車冚 俗語云:「財不可露眼。」其實電單車是同樣道理,一個車冚可以令賊人無法第一時間知道車輛型號,增加賊人偷竊的時間,已經是防盜的第一步。加上一個車冚是使用車冚鎖的關鍵,而且同時間可以防陽光雨水,所以泊車時便不要偷懶,落車冚是防盜第一步。 不過有一個情況是千萬不要落車冚,就是打風的時間,因為打風時,你的車冚便會好像一個降落傘一樣,被大風吹起,隨時令整輛電單車吹倒! 車冚推介: 紅K牌車冚 防水、厚身、堅固、加上有防盜設計,紅K牌車冚多年來備受香港車友讚賞,用料上乘,絕非便宜易爛的次貨可比!由各款電單車、綿羊、有尾箱的電單車、巨型的巡航車、到有頂蓋三輪車的車冚都應有盡有。 第三步:車冚鎖 落車冚後,緊記緊記要前後都落車冚鎖,因為除了電單車以外,車冚也經常有人偷竊,所以可以前後都落一個防盜鍊鎖,就算賊人剪鎖,都要花時間去處理。 第四步:碟鎖 香港的電單車竊案,發生最多的地方其實是在路邊、有車路可以到達的地方。如果賊人有心偷車,只需要兩三個人就可以將你的車抬到接頭車輛運走!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使用碟鎖來將電單車鎖起。碟鎖的作用,就是鎖在剎車碟上,讓賊人無法將你的愛駒推走。會響的碟鎖更有阻嚇作用,在愛駒一被移動時,就以高分貝的響聲去嚇怕對方。 如果你擔心碟鎖不夠用,可以考慮試一下使用比較巨型的U鎖。U鎖同樣會響,你可以將愛駒的車呤用U鎖扣在馬路旁的欄桿上,同時間U鎖亦有警報功能,嚇怕亂動你愛駒的人。 碟鎖推介:KOVIX警報碟鎖KNX6 KNX6使用堅固的合金鋼製成配合簡單的下推式鎖定操作,是簡單而有效保護騎士愛驅的產品。啟動狀態下,任何震動或移動都會觸發120dB警報功能。如果震動或移動沒有停下,警報將會繼續循環運作。警報系統提供開/關選擇以適應任何環境。 第五步:GPS裝置 失竊事件沒有任何人希望發生,但盡力後依然不幸遇到的時候,GPS定位追蹤防盜系統便是為我們提供最關鍵的一層安全網。GPS是最不希望大家會用到的裝置,但如果不幸車輛被盜,GPS可以成為你尋回愛車的有用工具,這最後的安全網,絕對不可缺少。 GPS裝置+行車記錄儀推介:寶麗萊POLAROID蜂鷹MS276WG MS276WG配置F1.8光圈以及160度廣角,加上夜晚拍攝影像明亮清晰無死角,全璃鏡片抗眩光影像不失焦,前後雙錄同步1080P,SONY SENSOR,在視覺方面是非常完美,加上它配置了GPS衛星定位以及IP67防塵防水等級,無論行車或停車的時間,都給予你極安心的保護。 -
【學神攻略】從零開始!2021電單車考牌全攻略(超詳細全流程介紹!)
筆試、強制試、路試?別再傻傻分不清! 要拎到電單車牌,你需要順次序通過「筆試」(甲部試)、「強制試」(乙部試)和「路試」(丙部試),總共三個考試。「筆試」同「強制試」需要捆綁一齊報名,但是「路試」(丙部試)則可以分開報名,你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路試課程和導師。 如果你曾經考過筆試(例如考其他車牌時已經考過筆試),你可以豁免應考「筆試」,直接由「強制試」開始。 考牌要幾耐?視乎你考邊度! 一般而言,從零開始到合格,順利的話,最快可以1年左右拎到牌。「筆試」考期和頻率頗為固定,並無捷徑,想更快拎牌,秘訣在於精明地選擇「強制試」和「路試」試場,有些試場的排期時間會相對快。例如「路試」排期最快的街場,是港島區掃桿埔(又稱銅鑼灣、大球場),一般只需排3至7個月不等,而九龍區天光道則要耐一點,一般要比港島等多5至12個月不等。 你可以按此瀏覽運輸署最新的考期 要記住,如果你路試不合格、要重新排期考路試的話,下次排正常期都係根據上面呢個等後期。 報名程序和注意事項 第一步,當然是報名啦!「筆試」和「強制試」須要綑綁同時報名,報名前,你需要決定去哪一個考場學習強制課程和應考強制試。如果你不想「路試」被綑綁報名,你便需要親身到這四間政府指定駕駛學院報名,分別是: (1)小瀝源駕駛學校:沙田小瀝源沙田圍路138號(2)元朗駕駛學校 :元朗涌業路38號(3)鴨脷洲駕駛學校:鴨脷洲利南道68號(4)新觀塘駕駛學院:觀塘有信街8號 頭三間駕駛學校的報名系統是互通的,也就是你可以去「元朗報名,鴨脷洲上堂」,反之亦然。新觀塘駕駛學院的系統則不能互通,如果你希望在觀塘學習,你只能在觀塘報名,同理,觀塘並不能為你辦理另外三間學校的報名手續。 特別注意(1):你不能去運輸署報名,你需要去指定駕駛學院報名。特別注意(2):你不能報淨筆試。運輸署的邏輯是三個考試都屬於同一張路票(考試費用)。特別注意(3)如果你曾經考過筆試(例如考其他車牌時已經考過筆試),你可以豁免應考「筆試」,直接開始學習「強制試」,但是由於上述考試費用(路票)嘅概念,運輸署並唔會因此減價。 額外知識:駕駛考試,背後都係「佢」 有4間駕駛學院,你係咪以為自己「強制試」有得揀呢?其實以上所有4間「政府指定駕駛學院」,都係由同一間私營公司獨市經營,背後老闆係有「重慶李嘉誠」之稱嘅張松橋,連西隧都係由佢公司持有。就算你見到其他MEG、 A1等等駕駛學校,好多人都知背後都與香港駕駛學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強制試」你無法有真正嘅選擇權,但係「路試」就係由你話事,你可以自由選擇跟邊個導師,唔需要再俾駕駛學院綑綁。 輝Sir都係時候「利申」一下,我就係其中一位(唔屬於以上駕駛學院)嘅電單車「路試」師傅。我寫呢啲資訊,除咗係想你認識我之外,更加希望你可以了解多少少香港嘅制度,支持公平同公開嘅自由市場,因為有競爭先有進步,咁先可以令到呢個行業提供嘅服務越來越好。 筆試(甲部試) 報名時,指定駕駛學院會俾一本「道路使用者守則」你,裡面包括曬所有會考嘅駕駛知識。2020最新版本是藍色的,而舊版本係黃色封面(足足用咗20年!),記得唔好用錯。報名後你會拎到筆試考期,大概1個月後,你就會應考筆試。 考試限時20分鐘,答20題多項選擇題,每題3選1;答對16題(即係80%)或以上,就算係合格。基本上你有溫書都會合格,網上亦有大量模擬試題。雖然叫「筆試」,但係你唔需要帶筆,全程用電腦應考。你只需要帶(1)香港身份證或其他認可身份證明文件,例如護照(所示的證件須與運輸署記錄相符;如有損毀或逾期者將不被接納) ,同埋(2)考試排期信。 按此查看 筆試 Q&A 強制試(乙部試) 筆試合格後,你需要聯絡你報名考「強制試」嘅駕駛學院,佢會核實你係咪筆試合格,同埋會同你處理報考「強制試」嘅詳情,一般最快可以喺1個月內開始上堂。「強制堂」一共3堂,每堂4小時,總共12小時。你可以選擇連續3日上堂,或者分開上,確實課堂日子請向指定駕駛學校查詢。課堂內容包括電單車理論課,例如基本結構、操作等等,亦有部份時間俾你上車實戰。第一堂接觸電單車,可能會容易啲死火同是平衡,俾啲時間就可以習慣同放鬆,唔好太擔心。學強制試之前,記得唔好錯過呢啲免費貼士。 筆試合格後,你需要聯絡你報名考「強制試」嘅駕駛學院,佢會核實你係咪筆試合格,同埋會同你處理報考「強制試」嘅詳情,一般最快可以喺1個月內開始上堂。「強制堂」一共3堂,每堂4小時,總共12小時。你可以選擇連續3日上堂,或者分開上,確實課堂日子請向指定駕駛學校查詢。課堂內容包括電單車理論課,例如基本結構、操作等等,亦有部份時間俾你上車實戰。第一堂接觸電單車,可能會容易啲死火同是平衡,俾啲時間就可以習慣同放鬆,唔好太擔心。學強制試之前,記得唔好錯過呢啲免費貼士。 上強制堂嘅時候,雖然駕駛學院有頭盔可以借,但除咗有陣異味之外,仲有機會唔Fit你個頭盔,俾唔到足夠嘅保護你,輝Sir強烈建議你買個頭盔同買對手套先上堂。我拍咗一個【電單車新手裝備】網上課程,3集免費影片幫你揀一個適合嘅頭盔同其他配件,立即收睇啦:強制試合格後,如果你當初並無綑綁報路試,你而家就可以自由選擇路試考場同師傅了!強制合格後7個工作天起(最遲3年內),你要去運輸署辦理學牌,街場(非學院考場)可以選擇九龍天光道或者港島掃桿埔,辦理手續後你會收到學牌同路試考期。呢個程序係可以搵人代辦嘅。 路試(丙部試) 考試之前最少2個月開始學,如果真係發覺自己學習進度唔夠快,都有時間可以額外操練。雨季學車嘅同學就最好預多一個月,避免因為落雨而學唔夠車。路試主要有兩個部分,分別係「斜路八字」同「路面實戰」。「斜路8字」顧名思義就係考你喺斜路上打8字,大概有1-2條行車線咁闊,考驗你喺斜路上掉頭嘅能力。至於「路面實戰」,考牌官就會睇你喺指定路線上嘅表現,有無展現出你有細微嘅觀察、敏捷嘅反應、清晰嘅馬路知識。 無論考試定學車,你都唔一定要租出面嘅車,你可以用學牌身份買一架自己嘅車,不過就記得考慮埋保險價錢、架車適唔適合考試、保險有無包括駕駛考試等等嘅因素。 如果路試合格,合格後7個工作天你就可以去拎P牌,即係暫准駕駛執照。遵守P牌規矩,一年後無觸犯特定法例就可以拎到正式牌。 如果路試唔合格,排正常期定係快期? 如果肥佬,七個工作天後,你可以選擇排正常期或者「搶快期」(「重考生快期預約服務」)。想穩穩陣陣嘅,就可以重新排個正常期,勝在一報名排期就有確實日子時間,可以及早預備。呢個程序係可以搵人代辦嘅。 點解叫「搶快期」唔係「抽快期」呢?因為真係鬥快喺運輸署嘅網站度搶嘅,並唔係抽籤咁抽。自己搶嘅成功機率一般都頗低,所以唔少人會俾錢快期公司代辦。由於係搶嘅,所以好難講會等幾耐,可以快至一個月,亦可以成年都抽唔到。只有重考學生可以搶快期,第一次考試並唔能夠搶快期,如果你第一次考試無出席,咁都係當你無考過試。 仲有其他疑問?唔知點做好?唔好怕醜,即刻撳入呢去留名 👉https://bit.ly/3idHrHu輝sir或者輝Sir團隊會主動聯絡你,免費解答你學電單車疑難! -
【新手買車】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考完電單車牌的你必看!
假如你岩岩考到電單車牌,頭盔王先在此恭喜你成功克服這一年來的挑戰和難關!考到牌後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要買車嗎?而我又應該如何選擇人生中第一台電單車?頭盔王聽到你的煩惱,並決定在此為大家一一解答! 主要用途 首先,買車前,你應該先預想將來的主要用車情況和用途,皆因這可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你該選擇的車種類型。假如是有日常通勤需求的騎士,或許可以選擇大羊、街車等騎乘壓力較小而容易駕馭的車種。而假如說是以假日休閒和享受騎乘樂趣為主的騎士,也許就可以選擇置物空間較多、舒適性良好的多功能車和休款車款。假如沒有特別偏愛某一種車種的話,依據主要用途選車也許會省下你日後不少煩惱。 車種類型 電單車與汽車最大的不同,也許就在於每個車種類型間的差別非常的巨大,從外觀乃至於帶來的騎乘感受都各不相同。除了上文提到的街車、多功能車、休旅車和大羊外,電單車還有小綿羊、越野車、跑車、美式嬉皮車等多種類型。而街車亦可細分為復古街車、運動街車等不同路線。購車前,也許可以先全面了解各個不同車種類型的外型和特色,了解自己心目中夢想車型的輪廓大概是什麼樣子,避免購車後方才發現另一車種類型才是心中所想,後悔莫及之餘更可能大失預算。 預算 假如你已經知道自己用車的主要用途或是鍾愛的車種類型為何,接下來你可以做的是看看自己的荷包深度,以及願意為第一台愛車付出多少預算。將預算加入考量後,你可以大概看出在該預算級距內的選擇有哪些,然後再在經縮小範圍的幾個車款中挑選最心宜的車款,這樣選擇方式,相信是最有效率而且減去很多煩惱的。比如說今天頭盔王特別鍾情跑車外型的車款,而預算約在五到六萬上下,便會得出R3、Ninja 400、CBR500R這個區間內的車款,在這三個車型內作出選擇,相信會比在芸芸車海中大海撈針來得有效率。如果心目中有鍾情的某一車款,但預算不足,或許你可以參考購入二手車。 是否容易駕馭 每個騎士的體態不一,而不同電單車的騎乘姿勢亦各異,購入的第一台電單車是否容易駕馭,又或者你有沒有駕馭愛車的心理準備,往往是你和第一部車能走多遠的關鍵。對於新手騎士而言,一台電單車是否容易駕馭可從各個角度察看,分別是:座高、車重和車種類型。座高愈高的車,電單車停下對於身高相對不那麼高大的新手騎士造成較大負擔或不穩定。車重愈重,相對地騎乘時或泊車時,需要更大的力量去支撐和帶動車子。而跑車、多功能車的座高和騎乘姿勢,通常都會對於新手騎士而言帶來較大負擔。 假如說你心目中有某一兩款鍾愛的車型或車種,但其並非容易駕馭的類型,你可以再三從主要用車需求作思考,或是實際試乘一下鍾情車款,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辦法用「愛」去克服騎乘上的困難。如果是假日用車或以玩樂為主,也許問題尚且不大。但如果是每天都有必須用車的需要,也許就要好好思考購車後在騎乘上的壓力會否反而讓你對騎車的熱情減退。 是否有進一步升級的打算 假如你很清楚,自己購車的最終目標是價格較昂貴的歐系車款,又或是日後會希望進一步進階至更高級的車款。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你可以考慮的是購入一款在市場上二手殘值或是流通性較好的車款,又或是先以購入二手車作代步和鍛練自己騎乘技巧之用,這樣的做法,也許會讓你在財務上達到更明智的決定,日後下定換車的決心也相對來得容易,因為財務上的損失相對會較小。 最後,頭盔王在此祝願各位考到牌的騎士都能找到心目中最愛的車款!如果你有購買二手車的需求,亦可點擊以下連結,看看有沒有符合你心中需求平價二手車款! -
【學神攻略】學神購物指南大公開!學車前到底要買咩裝備?
在香港,騎電單車的人比例相對較少,對不少人而言電單車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東西。因此,不少人立下決心要考電單車駕駛執照後都會頗為緊張,希望買些裝備傍身。除了可以增加安全感,適合的裝備可以讓你在不慎失誤時得到更好的保護,減少受傷程度。要知道考車時跌傷扭傷,輕則延誤考車進度,重則影響工作收入,佩戴適合裝備等同買意外保險,相當重要。今天,就讓頭盔王來帶大家看一下,新手騎士學車前可以如何選購適合的裝備! 頭盔 根據香港法例,電單車駕駛人同乘客都必須要戴上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裝備規例的頭盔,學牌騎士當然亦不能例外,如何選購人生中的第一個頭盔,對於各位學神而言就相當重要。在選擇一個新手頭盔時,我們可以以符合安全規格、視野清晰、佩戴舒適這幾個大原則來挑選。在安全規格方面,你購買的頭盔至少應具備美國DOT安規認證,若然具備認證更加嚴緊的歐盟ECE 22.05、日本JIS等認證更好。 一般來說入門全罩頭盔價格約左$1000上下,開面頭盔則約為$500-$800。全罩頭罩能提供更好的保護性,但佩戴感受相對悶熱、侷促;半罩頭盔佩戴時視野較良好,感覺較通爽,但保護性相對遜色。各位新手騎士可到頭盔王門市進行試帶,衡量佩戴感受是否合適再作決定。很多騎士考到P牌或「甩P」後都會選擇升級頭盔,屆時換下的頭盔可作後座乘客頭盔或作為備用。至於第一頂頭盔應如何選擇,更詳細的介紹可點此查看更詳細介紹! Fall-face首選—ZEUS ZS-811 ZEUS在眾多頭盔品牌中因為CP值優秀而一直備受車友喜愛,而ZS-811正是頭盔王多年黎備受追捧的嘅長青產品。皆因其安全規格是通過嚴格的歐洲ECE及日本JIS認證,安全性保障絕對有信心。雖然ZS-811未有內置墨片,但相對應地亦讓它在與其他全罩式頭盔的比較上具有較輕的優勢,更有搶眼的日本達摩彩繪及其他多種素色可供選擇,難怪人氣一直居高不下! 半罩首選—ZEUS ZS-613B 半罩式頭盔相對全罩式而言,半罩式不論在重量還是通風性上絕對是佔足優勢。對於剛踏上騎士之路,未有太多戴頭盔經驗的P牌騎士而言,半罩式的確比較容易「入口」,而視野亦會來得更廣闊更清晰。儘管ZS-613B外型小巧輕盈,但仍有內藏墨鏡片的設計,非常適合日常使用。即便日後想要升級全罩頭盔,這一頂ZS-613B依然可以作為備用或後座頭盔,非常實用! 騎士手套 騎士手套,可以說是繼頭盔外第二重要的人身裝備。皆因發生意外時,大部分騎士都會下意識希望用手撐起身體,但手掌、手腕都是由細小骨頭組成,受到外力衝擊時非常容易造成骨折。即使沒有骨折,手部與地面摩擦受傷,亦會令騎士生活或工作受到影響,嚴重者更可能造成永久傷害。對於新手騎士來說,選擇一對以耐磨物料製成的短版電單車手套,便已經比空手上陣來得好很多! 手套之選—KOMINE GK-220 春夏防摔手套 KOMINE GK-220採用網眼通風設計,穿起來不會很局促,同時它採用碳纖維掌心護塊、內藏式指節護塊、TPR塑鋼材質護塊等等,保護性絕對有保證,加上用料輕盈,長時間佩帶都不會感到不適,加上價格親民,絕對適合不同定位的鐵騎士。 手套之選—JRP-BPS手套 JRP製造的BPS牛皮手套絕對適合復古愛好者。BPS是採用耐水加工的牛皮革製造,一摸上手的超柔軟質感,絕非其他質料可以媲美,另外它採用經典外縫式剪裁,令復古味更濃,令人愛不惜手。 護肘 新手騎士對電單車動態、平衡尚不熟悉,甚至有時候因檔位操作不當,導致電單車突然熄火等,都有可能讓騎士連人帶車倒地,又或者原地倒車,而在倒車的過程中,手腳是最容易受傷,甚至骨折的部位。一對保護性充足的護肘,能有效保護你的手腳,避免骨折,是新手非常需要的電單車護具。 各位新手騎士學車、考車前要準備好適合嘅裝備,自然可以學車學得安心又放心!頭盔王在此預祝各位考牌順利,路上平安,我們日後馬路上再見!頭盔王為各位學牌車手特別提供頭盔+手套+護肘優惠套餐,一套三件不用$500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此連結查閱詳情! -
【車手防具】騎士全方位購物指南!各式部品讓你的騎士生活更輕鬆便利!
如何讓騎士生活變得更加輕鬆便利?其實可以透過很多各式各樣的部品來達成!從人身部品、安全防盜、便利機能到基本保養,頭盔王今天為大家整理出騎士必備的各項部品,讓大家在路上行駛時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都能夠進一步提升!尤其剛購入人生第一部電單車和剛考完P牌的你,這篇文章絕對可以帶你認識各種好用方便的騎士必備佳品,話不多說,快來看看你的購物清單內還有什麼應該要添購的吧! 人身部品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為大家整理出新手必備的三大人身部品,但馬路上行車環境比起駕駛學院更加複雜,危險性相對而言更高,如果能有更進階的裝備,行駛在馬路上時不慎發生意外自然亦會得到更佳保障。除了之前提到過的頭盔、手套和護肘三大人身部品,你還可以添購具有護塊的防摔外套及防摔褲,以增強其他部位的保護性。另外,假如你在考牌時購買的頭盔並非保護性較佳的Fall-face頭盔,又或者頭盔已使用達兩至三年(一般頭盔壽命約2-3年),你亦可以考慮將頭盔升級至通風性、舒適性和保護性更佳的進階頭盔,至於如何挑選進階頭盔,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另外,一個許多剛買車騎士都會忽略的人身部品是雨衣,結果就是愉悅地騎著愛車出門,回家時突然下雨變得極為狼狽。一件品質優良,防水性佳的雨衣,可以讓你在雨天騎乘時更加專注在路況和駕駛上,讓你不會因天氣而影響行車安全。高級雨衣的防水設計和通風性能會更加良好,經常有用車需求,打風落雨都會騎車的你不妨考慮一下。下次經過頭盔王時,記得順便帶一件雨衣走!有載人需求的騎士,更要記得為後座準備多一件。 雨衣推介:日本山城Yamashiro高規格電單車雨衣 日本山城Yamashiro電單車雨衣,設計時針對騎士的騎乘姿勢去調整,它的特別剪裁即使騎士開車時姿勢向前傾斜,依然能避免雨水流進背部。另外在正面亦有類似防雨水回落的設計,收納袋均設有拉鍊,防水性能滿分。物料方面採用高質防水透氣物料,穿上身不會有一般雨衣的侷促和不透氣,加上用料有彈性,穿起來不會有拘束感覺,加上可以完美將雨衣收至極小的收納袋內,絕對是高質雨衣! 安全防盜 不少剛考到牌的騎士,都會買一部新車獎勵自己,如何保護自己的愛車,就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學問。假如是常將愛車停在後巷、偏僻地方的話,你可以考慮購買一個碟煞鎖或是車冚鎖,避免愛車被盜,更好的選擇,會是具有GPS定位追蹤的防盜器等。而如果你的頭盔是所費不菲的高階進口頭盔,為你的愛車安裝一個頭盔鎖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在行車安全和保障方面,安裝一個車CAM(行車記錄器),亦可以讓你在發生意外時多一個釐清意外責任,或是向肇事者索償的保障。 防盜推介:ABUS ALARM BOX ABUS防盜警報器,可以以高分貝的威懾力來擊退賊人。外觀小巧的盒子易於安裝在摩托車上的許多位置。只需用鑰匙為警報器啟動,然後有微小的震動,即會觸發警報。聲量高達100dB,並響聲至少15秒後,自動重新恢復佈防狀態。警報器使用CR2電池,重約370g。 便利機能 部分不太熟識電單車的朋友,可能會認為電單車騎乘時欠缺置物空間,但其實透過一些簡單的小工具,如:置物網、手機架、油箱置物包等都可以為電單車增加不少方便性和置物空間。其他增加置物空間的方法還有馬鞍包、尾箱等。在頭盔加裝藍芽耳機,亦可以讓你在騎車時能聆聽悅耳音樂,增添行車樂趣,又或者可以收聽導航和路面資訊。 藍牙耳機推介:CARDO PACKTALK BLACK JBL Packtalk Black是Cardo最新限定發售的最新旗艦款藍芽耳機,喇叭採Cardo產品中唯一的頂級45mm JBL立體聲喇叭,絕對是同門產品中的靚聲王。而且配有Cardo專利的DMC動態網絡通訊技術,通話品質、通話距離都並非一般藍芽對講功能可比擬。另外更具有支援私人/群組通話切換和自動重連功能,這些都是頂級藍芽耳機方才能夠享受的功能。 在通話距離方面,Packtalk Black透過DMC技術,最遠支援1.6 km的點對點通訊,群組通話則可在六名騎士間達到最高延伸至8 km和最高支援15人群組通話,通訊功能極為強大,絕對是車隊出遊的耳機首選!Packtalk Black用上850mah高容量電池,最多可支援13小時連續通話。防水規格方面為符合IP67規格,內置FM廣播功能、音樂/廣播分享功能、音量自動調節功能,頂級規格和功能絕對是無人能及。 基本保養 最後,在基本保養的部分,假如你的愛車常停在路邊或地下停車場,而你不想愛車經常佈滿灰塵的話,車冚會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另外,市面上亦有許多不同的洗車工具(如:清潔布等)和清潔劑,可以讓你輕鬆地讓愛車保持光觧亮麗。除了愛車外,頭盔的光澤和清潔亦不能馬虎,更有防霞、防潑水噴霧等可供選擇。 洗車推介:CR-1神奇清潔布 山城出品的CR-1神奇清潔布,一抹就可以清潔鏈條上的髒污,除了鏈條之外,其他容易污糟的輪框、擋泥板等位置都可以使用。即使是頑強的油污,都可以輕鬆抹除。而最重點的是,清潔過後的這塊清潔布,只要簡單地用清水一沖,便可去除上面的髒污。這是因為這塊神奇清潔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布料,令它不易沾上持久的油污,絕對環保又方便。
ZH-TW